[发明专利]输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7853.8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满隆;赤井良一;高桥秀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普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医疗用的药液注入至体内的情况下等使用的输液泵。
背景技术
作为输液泵,例如具有指压式(蠕动式)输液泵。指压式输液泵在输液管配置在多个指状件和管推压板(推压板)之间的状态下,使各指状件相对于输液管进退驱动而由各指状件依次压溃输液管由此送出输送液体的方式(全压(full press)方式)的输液泵。在这种全压方式的输液泵中,会产生输液管的塌瘪(输液管的扁平状变形),因此存在单位时间内的输送液体流量降低的课题。
作为要减少这种输液管的塌瘪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中间推压方式(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输液泵中,在泵机构中以能够独立驱动的方式设置多个指状件,以仅将输液管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完全压溃的方式推压,对于该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输液管,则不是完全压溃而是压溃到途中,由此减少了输液管的塌瘪情况。根据这种半封闭方式的输液泵,与全压方式的输液泵相比虽然能够改善输送液体流量的降低,但无法完全消除输送液体流量降低的情况。
作为将管等的塌瘪强制复原的技术,有如下的技术:包括推压管的主指状件、和在与该主指状件的推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副指状件,通过副指状件来将管复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技术中,作为副指状件的驱动方法,具有将副指状件经由连杆机构而连结于主指状件并与主指状件的驱动连动地驱动副指状件的方法。另外,作为其他驱动方法,有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使主指状件及副指状件分别为凸轮驱动方式,将2根凸轮轴由同步带连结来驱动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的方法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95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2-119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5-005485号公报
但是,在具有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的输液泵中,将副指状件经由连杆机构连结于主指状件来驱动的方法中,难以使主指状件的移动和副指状件的移动成为线形关系,无法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与输液管的变形配合地移动副指状件。由此,在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会在副指状件的前端和输液管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存在输液管在主指状件的前端和管推压板之间折曲(相对于输送液体的输送方向的折曲)的情况。一旦成为这种状况,输送液体的流量精度就会降低。
另外,在上述的对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各自独立驱动的方法、和通过凸轮轴分别驱动主指状件以及副指状件的方法中,存在主指状件的移动与副指状件的移动之间的相位错开的情况,也存在因上述输液管折曲所导致的流量精度降低成为问题的情况。而且,在这些方法中,需要主指状件和副指状件2个驱动系统,具有导致成本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种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输送液体流量精度的降低的输液泵。
本发明是一种输液泵,该输液泵具有推压输液管来输送该输液管内的输送液体的泵机构,在该输液泵中,所述泵机构具有:主指状件,以能够相对于输液管进退的方式设置,且在前进移动时推压输液管;驱动机构,使所述主指状件沿进退方向移动;和副指状件,仅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主指状件的进退移动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上进退移动。而且,在所述主指状件上设有相对于所述进退移动方向斜向倾斜的倾斜面,并且,在所述副指状件上设有能够与所述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且通过与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而使该副指状件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的倾斜面,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主指状件进退移动时,该主指状件的倾斜面与所述副指状件的倾斜面滑动,所述副指状件与所述主指状件的移动连动地沿所述正交的一个方向移动。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首先,如图24(A)所示,若将正圆状态的输液管T的外径(直径)设为d,则其圆周长为dπ。另一方面,如图24(B)所示,若压溃输液管T而将该压溃量设为Δd,则输液管T的圆弧部长度为[(d-Δd)π],输液管T的直线部长度W1为
W1=[dπ-(d-Δd)π]/2=Δdπ/2。而且,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W2为
W2=Δdπ/2+(d-Δd)=(π/2-1)Δd+d…(1)。
由该数式(1)可知,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W2与压溃量Δd呈比例(假设输液管的周长不变)。即,在主指状件的相对于最大后退位置的移动位置(压溃量)、和因该主指状件而变形的输液管T的整体宽度(包括副指状件的前端在内的部分的宽度)之间具有比例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普洛株式会社,未经尼普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7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