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保护膜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6266.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创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H01L51/50;H05B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膜。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基材层和粘接剂层,在贴附于显示构件或图像识别构件的表面而保护该表面的用途等中使用。
背景技术
对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及使用它们的触控面板等显示构件、或相机的镜头部等图像识别构件或电子设备的表面,为了防止该表面的划伤或污染等,有时贴合表面保护膜。
这样的表面保护膜,在组装等制造步骤中或产品的出厂时,有时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贴合,在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贴合的情况下,有时在被粘附物与表面保护膜之间会夹带气泡。
在通过人工操作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被粘附物的情况下,作为使被粘附物与表面保护膜之间不夹带气泡的方法,报告有表面保护膜的粘接剂层使用润湿速度快的有机硅树脂的方法(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若粘接剂层与基材的密合性降低,则粘接剂层残留于被粘附物而损害作为保护膜的功能。另外,也存在如下情况:若要选择对于特定的基材的密合性良好的粘接剂,则无法获得对被粘附物的充分的润湿速度,或者若要选择对于特定的粘接剂的密合性良好的基材,则操作性降低。
另外,存在如下情况:若贴合环境不是无尘环境,则在操作时表面保护膜带电,从而使异物等集尘而导致贴合不良,或者表面保护膜因带电而缠绕附着于手上,从而损害操作性。
为了抑制表面保护膜的带电,有在基材背面设置防静电层的方法。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有利用IPA(isopropyl alcohol,异丙醇)等有机溶剂清洁表面保护膜背面的步骤的情况下,若在基材背面具有防静电层,则耐溶剂性变差。另外,存在如下问题:若在粘接剂中添加防静电剂,则与基材的密合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22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膜,其能够表现足够高的基材密合性,能够降低其与被粘附物之间的气泡的夹带,且能够表现足够高的润湿性。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膜,其能够表现防静电性和足够高的基材密合性,能够表现足够高的润湿性,且耐溶剂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是具有基材层和粘接剂层的表面保护膜,
该粘接剂层含有硅烷偶联剂,
在该基材层的该粘接剂层侧实施了电晕处理。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是具有基材层和粘接剂层的表面保护膜,
该粘接剂层含有硅烷偶联剂,
相对于该粘接剂层中的粘接剂的树脂固体成分,该粘接剂层中的硅烷偶联剂的含有比率为0.01重量%~1.0重量%,
在该基材层的该粘接剂层侧附加设置有防静电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接剂层的与被粘附物接触的面相对于玻璃板的润湿速度为3.0cm/sec以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接剂层的与被粘附物接触的面相对于玻璃板的初始粘接力为0.02N/25mm~0.1N/25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用于显示构件、图像识别构件或电子设备的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构件。
本发明的显示构件由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覆盖。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识别构件。
本发明的图像识别构件由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覆盖。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覆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膜,其即便不使用涂布有有机硅底涂剂和具有羟基的聚酯树脂的聚酯膜或市售的易粘接聚酯膜等,也能够表现足够高的基材密合性,能够降低其与被粘附物之间的气泡的夹带,且能够表现足够高的润湿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膜,其通过在基材层所附加设置的防静电层上设置含有硅烷偶联剂的粘接剂层,能够表现防静电性和足够高的基材密合性,能够表现足够高的润湿性,且耐溶剂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表面保护膜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表面保护膜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表示润湿速度的测定中玻璃板与试片在贴合前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6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