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55710.3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秦和也;小盐智;北田和生;大桥宏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6D3/08 | 分类号: | B26D3/08;G02F1/1335;B26D7/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元件 连续 制造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留光学膜层叠体中的载体膜地将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形成光学膜的板片、使从载体膜剥离的板片粘贴于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该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具备半切割装置(切断机构)和粘贴装置,该半切割装置保留具有厚度10~50μm的载体膜和经由粘结层形成于该载体膜上的包括该粘结层的光学膜的光学膜层叠体中的该载体膜地、将该光学膜沿其宽度方向切断而形成该光学膜的板片;该粘贴装置使从所述载体膜剥离的所述板片粘贴于液晶面板(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能进行稳定的半切割的方法,公知有这样的半切割方法:通过底座使用刚性低的柔软材料,从而将切刀侧的基材片切断,使柔软材料侧的剥离片向柔软材料侧避让而不切断(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7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9281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从光学上的使用的特征出发,光学膜的板片的切断面要求使用高品位的切断面。例如,在半切割时,若切断面的粘结层变形,则在粘贴于液晶面板时,会在其变形部位产生气泡的咬入,在液晶显示元件中成为点缺陷。因此,在包括粘结层的光学膜的情况下,不仅是半切割的稳定性重要,而且半切割的品位(切断面的品质)也很重要。但是,在该文献中,仅记载有切断所用的切刀的例子,关于稳定且高品位地进行半切割的方法,并没有具体地说明。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调整底座的硬度而能实现稳定的半切割的内容。但是,在对刚性低的光学膜层叠体进行半切割的情况下,仅通过底座的硬度调整难以稳定且高品位地进行半切割。即,若底座的硬度低,则会由于刀具的压入而光学膜层叠体局部地变形,会产生缺胶(糊欠け)、拖胶(糊的引きずり)等。相反地,若底座的硬度高,则在过多压入刀具时,光学膜层叠体不向底座侧避让,导致载体膜的断破,在刀具的压入不足时,导致光学膜的未切断所引起的缺胶、拖胶。而且,底座的硬度依赖于其构成材料,因此,只能取离散的值,难以最佳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稳定且高品位地对光学膜层叠体进行半切割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半切割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完成了以下的本发明。
本发明是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具备:半切割装置,其保留光学膜层叠体中的载体膜地将光学膜沿该光学膜的宽度方向切断而形成该光学膜的板片,所述光学膜层叠体具有所述载体膜、以及经由粘结层形成于该载体膜上的包括该粘结层的所述光学膜;
粘贴装置,其使从所述载体膜剥离的所述板片粘贴于液晶面板,
在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中,
所述半切割装置具有刀具和与该刀具对置的底座,
所述底座具有将距所述刀具位置近的第一底座部、以及距所述刀具位置远且具有比该第一底座部的弹性率高的弹性率的第二底座部层叠而成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弹性率低的层(第一底座部)位于刀具侧的最表面,对切刀的切入深度不要求高精度而能稳定地进行半切割。另外,通过使第二层为弹性率高的层(第二底座部),能抑制缺胶、拖胶等不良情况,能高品位地进行半切割。即,通过弹性率不同的第一底座部和第二底座部的协作作用,能适当地调整切断时的光学膜层叠体的变形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5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