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1052.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C·科尔维耶;C·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7/00 | 分类号: | B41M7/00;B41M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樊云飞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序 印刷 基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形成印刷的基底,所述基底用于形成包装、胶粘带、胶粘和非胶粘标签和封套、墙面涂料、表面覆盖物、表面衬里、装饰带、小袋、信封、包裹和标签。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
背景技术
存在将消费品递送给消费者的多种包装类型。就很多产品而言,包装不仅用作输送和储存产品的实用性装置而且还用作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讯连接装置。标记诸如标签、风格化的图形,色彩和对比的应用,以及触摸和感觉都是能够帮助消费者选择他们期望的产品并打造消费者与他们购买的商品品牌之间的强效结合的信号。
设计特殊的包装和标签以提高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虽然一些视觉效果诸如全息效果导致强效视觉冲击,但是它们的生产也是昂贵的。因此,仍然存在对于包装的需要,所述包装以最经济的成本产生强效视觉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和形成所述印刷的基底的方法。所得的印刷的基底可给予产品包装强效视觉冲击。所述基底通过以下步骤形成:1)提供印刷有一个或多个墨层的膜;2)将底漆层施涂到墨和/或膜上;3)将所述底漆层干燥或固化;4)将可辐射固化的清漆层施涂到涂覆底漆的膜上;以及5)将清漆固化。
附图说明
虽然本说明书通过特别指出并清楚地要求保护关于形成本发明的主题的权利要求作出结论,但据信由下列说明并结合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的剖视图,其中所述印刷层位于膜和底漆层之间。
图2是图1的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的分解剖视图。
图3是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的剖视图,其中所述膜层位于印刷层和底漆层之间。
图4是图3的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的分解剖视图。
附图未相对于任何尺寸按比例绘制。一般来讲,相对于基底的厚度,墨、底漆、或UV清漆的任何施涂厚度都是薄的。为清楚起见,附图示出相对于基底的厚度,墨、底漆和UV清漆的施涂要厚得多。附图示出相对于在大多数应用中的基底的厚度,所述基底的厚度要厚得多。附图示出相对于在大多数应用中的这些施涂厚度,墨、底漆和UV清漆的施涂要厚得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经顺序地底涂印刷的基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用于能够使用印刷的基底的几乎所有应用中。印刷的基底可用于产品包装、容器、墙纸、紧固带、装饰带、食品包装、纸制品、擦拭物等。本发明将相对于作为产品包装的优选实施例的图而在本文中公开。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底”是指可在其上印刷的任何材料。基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诸如塑料、塑料膜、织物、纸材、聚合物膜、非织造纤维网或织物、机织纤维网或织物。机织和非织造纤维网可由单组分纤维、双组分纤维、多成分纤维、毛细管道纤维等形成。基底还包括如下物质的共混物的吹塑或流延膜材料: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络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沙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双轴向取向的聚丙烯、和尼龙。基底可以为层压在一起的两种或更多种基底。基底可以被金属化。基底可以被着色。基底可以为透明的。基底可以为不透明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膜”指定了具有厚度的膜,所述厚度适用于包装诸如用于消费品的袋或小袋,以及消费品本身的一部分。优选地,所述膜为薄膜,诸如,例如膜厚度为约10至约250微米。薄膜可由聚烯烃树脂制成。可将组分的许多不同共混物用于聚烯烃并且对于多种性能诸如强度和不透明度来选择组分。聚乙烯(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茂金属聚乙烯m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聚丙烯,以及它们的共混物为常用于制造薄膜的两种类型物质。薄膜可使用吹塑膜、流延膜、和挤出基料工艺来制造。前述任一种均可包含生物衍生的(部分或全部)聚合物或单体,所述单体然后进行聚合。应该意识到前述合成聚合物中的任一种可通过使用衍生自可再生资源的单体和衍生自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石油)的单体的组合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1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注塑模具的螺纹起始点自动复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人眼状态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