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8861.6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尾友纪;三宅邦明;中冈真哉;新保范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F16J15/06;F16J15/10;H02G3/16;H05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密封技术相关的密封构造。本发明的密封构造例如用于在电气机器装置或发动机等中对三面接合部进行密封。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用的电子控制单元、电力控制单元或者DC-DC变流器等的电气机器装置中,为了密封与外部相连的配线或配管等的插入口,在框体上安装护环(参照专利文献1-3)。
即,图20(A)是示出了典型的现有例的说明图,在框体51的壁部52上设有缺口状的护环安装部53,除了在该护环安装部53上安装护环54之外,通过在框体51以及护环54上覆盖护盖55,上述配线或配管等的插入口被密封。在护环54上设有用于插通上述配线或配管等的贯通孔56。
这种情况下,护环54通过在框体51以及护盖55之间被夹持压缩(夹压)而发挥密封作用,但是,由于护环54形状上的问题,如图20(B)所示,在框体51、护环54以及护盖55的各面相交的地方(三面接合部),在其角部容易产生间隙c,从而产生密封泄露的问题。
另外,由上述三个部件的相交造成的密封泄露的问题,在发动机的气缸部与各种护盖的连接地方也存在(参照专利文献4-6)。
另外,作为现有技术,提出了通过在护环54的厚度面(侧面或者上面)上设置密封突起而缩小上述间隙c,但是,只是以这种方式设置密封突起并不能够使间隙c消除,作为对策来说并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9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72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532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公昭61-237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公昭61-2371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2-2419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构造,能够在由框体、护环以及护盖等的组合而形成的三面接合部抑制在其角部产生间隙,进而能够提高密封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构造具备:在壁部设置有缺口状的护环安装部的框体、安装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护环、覆盖所述壁部以及护环的护盖、插装于所述壁部和护环与所述护盖之间的金属基板衬垫,所述密封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护环至少在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相对向的面上具备密封突起,所述密封突起通过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紧密接触对所述壁部和护环之间进行密封,同时,具备在该密封突起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紧密接触时通过该密封突起的一部分向所述金属基板衬垫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所述金属基板衬垫在与所述壁部相对向的面上具备相互平行的两条密封线,同时,在与所述护环相对向的面上也具备从所述密封线连续的两条密封线,此外,在所述两条密封线之间具备槽状凹部,所述密封突起的突出部具备在所述金属基板衬垫的槽状凹部内被紧密地压缩的构造。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密封构造中,所述护环安装部在其内面的缘部具备倒角部,所述密封突起形成与该倒角部相对向的部位的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倒角部的形状逐渐扩大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构造具备:在壁部设置有缺口状的护环安装部的框体、安装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护环、覆盖所述壁部以及护环的护盖、插装于所述壁部和护环与所述护盖之间的金属基板衬垫,所述密封构造特征在于,所述护环至少在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相对向的面上具备密封突起,所述密封突起通过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紧密接触对所述壁部和护环之间进行密封,同时,具备在该密封突起与所述护环安装部的内面紧密接触时通过该密封突起的一部分向所述金属基板衬垫突出而形成的突出部,所述金属基板衬垫在与所述壁部相对向的面上具备一条密封线以及将其分支为两条的分支部,同时,在与所述护环相对向的面上具备从所述分支部连续的两条密封线,此外,具备被所述分支部和所述两条密封线包围的凹部,所述密封突起的突出部具备在所述金属基板衬垫的凹部内在分支部的内侧被紧密地压缩的构造。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密封构造中,所述护环安装部在其内面的缘部具备倒角部,所述密封突起形成与该倒角部相对向的部位的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倒角部的形状逐渐扩大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泡式钢铝过渡接头工装夹具
- 下一篇:止水螺杆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