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8814.1 | 申请日: | 2012-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川妻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传感器,尤其涉及具有压电元件及与其电连接的管脚端子(pin terminal)、例如汽车的角声纳(corner sonar)或后声纳(back sonar)等所采用的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传感器间歇地发送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所发送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到达障碍物或目标后反射的反射波,由此感测障碍物或目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汽车的后声纳、角声纳、还有纵列泊车之际感测与侧壁等障碍物的距离的停车点传感器(parking spot sensor)等采用的是超声波传感器。
图6是表示以往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构成例的剖视图。超声波传感器101具备箱体102、压电元件103、衰减部件(damping member)104、基板105、发泡性树脂106、管脚端子107A、107B和引线108A、108B。箱体102是有底筒状,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压电元件103由压电陶瓷构成,具有圆板形状的压电基板、和分别设置于压电基板的相互对置的主面上的一对电极。压电元件103通过导电性粘接剂等而被接合于箱体102,以使一方电极与箱体102的开口内底面接触并与箱体102电连接。衰减部件104被设置成堵塞箱体102的开口。基板105设置于衰减部件104上。在基板105及衰减部件104设置有贯通孔。发泡性树脂106从一个贯通孔被注入箱体102的开口内并被填充于箱体102的内部及贯通孔的内部。管脚端子107A、107B分别呈直线棒状,分别经由一个贯通孔而被插入箱体102的开口内。在箱体102的开口内,引线108A通过焊料而被接合至管脚端子107A的前端与箱体102,由此对管脚端子107A与箱体102进行电连接。为此,管脚端子107A经由引线108A与箱体102而与压电元件103电连接。在箱体102的开口内,引线108B通过焊料而被接合至管脚端子107B的前端与压电元件103,由此对管脚端子107B的前端与压电元件103进行电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7/094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6所示出的以往构成的超声波传感器中,通过向管脚端子施加外力,使得引线变形。若向管脚端子多次施加外力而使引线多次变形,则存在管脚端子与引线的连接部断裂,产生管脚端子与压电元件的电连接的断线的可能性。再有,若一次性向管脚端子施加大的外力,存在管脚端子与引线的连接部断裂并产生管脚端子与压电元件的电连接的断线,或者发泡性树脂或衰减部件等部件损坏的可能性。尤其是,若向管脚端子施加将管脚端子自箱体拔出的方向的大的外力,则容易产生管脚端子与引线的连接部的断裂或部件的破坏。因而,期望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对外力的耐性更高的构成。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难以产生管脚端子与压电元件的电连接的断线且对外力的耐性高的超声波传感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超声波传感器具备箱体、压电元件、管脚端子、挠性基板和减振部件。箱体呈有底筒状,具有底板与侧壁。压电元件在箱体内被配置于底板上。管脚端子的一前端部被配置在箱体的开口内而另一前端部被配置在箱体的外部。挠性基板是带状的,具有与管脚端子的一前端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压电元件连接的第二端。减振部件在箱体内对管脚端子的一前端部和挠性基板进行密封。而且,挠性基板被弯曲配置在箱体的开口内,使得第一端沿着与管脚端子的一前端部相同的方向延伸,从第一端开始弯曲向箱体的侧壁侧延伸,直至第二端。
在上述的超声波传感器中,优选管脚端子的一前端部被焊接于挠性基板的第一端。
由此,能以简易的工序实现管脚端子的连接,还能提高连接可靠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进行弹性变形的挠性基板而不是进行塑性变形的引线,从而可防止挠性基板与管脚端子的连接部断裂而产生管脚端子与压电元件的电连接的断线。再有,通过采用带状的挠性基板,从而挠性基板与减振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加,即便挠性基板变形,减振部件也难以被破坏。
再有,即便向管脚端子施加将管脚端子自箱体拔出的方向的外力,由于挠性基板中的向箱体的侧壁侧延伸的部分弯曲,所以因该外力而产生的剪应力也不会集中到挠性基板与管脚端子的连接部。因此,可防止挠性基板与管脚端子的连接部断裂。除此以外,即便向管脚端子施加将管脚端子放倒的横向的外力、将管脚端子向箱体的内部按压的方向的外力,挠性基板也会同样地弯曲,由此可防止挠性基板与管脚端子的连接部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8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