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7537.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9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A.安德烈诺夫;G.博多格;S.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88/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谢攀;刘春元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失效 报告 过滤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收集无线网络中的RLF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由第一无线电接入节点,接收与由UE所经历的连接失效有关的RLF数据。然后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是否所述RLF数据满足至少一个条件并且,当确定所述RLF数据满足所述至少一个条件时,将所述RLF数据发送到第二无线电接入节点和RLF数据收集实体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LF数据可以从第二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所述UE接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网络,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和长期演进(LTE)演进型UTRAN(E-UTRAN)。
背景技术
当无线电信道信号强度过于弱而不能继续用户设备(UE)与网络之间的通信时,无线电链路失效(RLF)可能发生在诸如UMTS和LTE之类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内。RLF是通常由UE立即检测到并且稍后由网络节点检测到的本地事件。结果,RLF常规地由UE在本地处理,诸如通过导致UE与网络之间的通信断开的专用信令资源的释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第一无线电接入节点接收与由用户设备所经历的连接失效有关的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从第二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所述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接收;确定是否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满足至少一个过滤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中详细位置信息的存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协议发行版本、高于/低于阈值的非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最后服务小区的载波频率、最后服务小区的PLMN或TAI、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高于/低于阈值、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存在/不存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被设置为特定值;以及当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满足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时,将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发送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以及当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时,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不被发送到所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
优选地,所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包括cSON服务器、TCE、MDT服务器或NMS中的一个。所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由O&M服务器配置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量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使所述装置至少进行以下动作:接收与由用户设备所经历的连接失效有关的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从第二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所述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接收;确定是否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满足至少一个过滤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中详细位置信息的存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协议发行版本、高于/低于阈值的非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最后服务小区的载波频率、最后服务小区的PLMN或TAI、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高于/低于阈值、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存在/不存在、无线电链路失效报告的特定属性被设置为特定值;以及当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满足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时,将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发送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以及当确定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不满足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时,所述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不被发送到所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
优选地,所述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包括cSON服务器、TCE、MDT服务器或NMS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过滤条件由O&M服务器所配置。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装置以及至少中央无线电链路失效数据收集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通信公司,未经诺基亚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7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