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耦合构件和使用该光耦合构件的光连接器、以及光耦合构件用保持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6998.8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等;森谷直彦;岩元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构件 使用 连接器 以及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会聚且入射到光纤、将自光纤射出的光会聚到受光元件的情况下使用的光耦合构件和使用该光耦合构件的光连接器、以及光耦合构件用保持构件。
背景技术
光耦合构件在使自光源射出的光在光纤内传播且根据需要地射出到空中时、或将在空中传播的光入射到光纤内时使用。在这样的光耦合构件中,为了抑制传播损失,需要恰当地进行光纤的端面和透镜的定位。以往以来,作为进行这种光纤的端面和透镜的定位方法,公知有将作为独立构件的间隔件插入到保持构件内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保持构件自身设置间隔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1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38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对使用光纤在设备之间或设备内进行大容量通信进行了研究。在使用于这样的用途的光耦合构件中,在形状方面要求其尺寸较小,在设备方面要求即使反复拔插也能维持光纤和透镜之间的位置关系。
对这样的光耦合构件中的光纤的端面和透镜的定位,可考虑应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的方法。然而,关于将独立构件的间隔件插入到保持构件内的作业、在保持构件自身设置间隔部的作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光耦合构件的尺寸越小则作业越困难,导致其作业所需的成本上升。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成本的上升且能够简单地对透镜和光纤进行定位的光耦合构件、和使用该光耦合构件的光连接器以及光耦合构件用保持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光耦合构件包括:光纤;保持构件,其用于保持自形成于一端的插入孔插入的上述光纤;以及透镜,其容纳在形成于上述保持构件的另一端的容纳部,该光耦合构件使上述透镜的端面和上述光纤的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与通过在上述保持构件的容纳部附近的外周设凹陷部而形成的抵接面抵接而对上述透镜和上述光纤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同一平面上设有多个上述凹陷部。
根据上述光耦合构件,使透镜和光纤中的至少一者与通过在保持构件设置凹陷部而形成的抵接面抵接而对透镜和光纤进行定位,因此,能够以凹陷部为基准地定位透镜和/或光纤。由此,相比于以往的将独立构件的间隔件插入到保持构件内的情况、在保持构件自身设置间隔部的情况,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其结果,能够抑制成本上升且能够简单地对透镜和光纤进行定位。特别是,由于在与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同一平面上设有多个凹陷部,因此,能够使透镜和/或光纤分别在多个位置与抵接面抵接。其结果,能够以更高精度对透镜和/或光纤进行定位。
在上述光耦合构件中,优选的是,将与上述光纤相对的上述抵接面的角度设定为相对于与上述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平面成20°以下,使上述光纤的端面的一部分与上述抵接面抵接。这样,通过将与光纤相对的抵接面的角度设定为相对于与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平面成20°以下,在光纤由芯材、包覆该芯材的包层、以及根据需要包覆该包层而进行加强的加强层构成、且它们的端面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光纤(例如塑料光纤)的情况下,通过使光纤的端面与抵接面抵接,能够容易地确保它们的位置精度。因此,最优选的是,抵接面的角度为0°,但只要在20°以下就能够确保期望的位置精度。
另外,在上述光耦合构件中,优选的是,将与上述光纤相对的上述抵接面的角度设定为相对于与上述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平面成30°以上且80°以下,使构成上述光纤的加强层的一部分与上述抵接面抵接,在比该抵接部靠上述透镜侧的位置配置构成上述光纤的芯材和包层的端面。通常,在玻璃光纤上设有包覆包层的加强层,在插入到保持构件的情况下,玻璃光纤的端部的加强层剥离,而成为芯材和包层的端面自加强层的平面突出的状态。在使用这样的玻璃光纤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这样地将与光纤相对的抵接面的角度设定为相对于与光纤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平面成30°以上且80°以下,特别是,能够使光纤顺利地插入到被抵接面包围的狭窄间隙中,且能够容易地确保插入时的光纤与抵接面的位置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铅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6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盲追踪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铬镍合金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