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5046.4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福本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主分类号: | E05B83/30 | 分类号: | E05B8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在使开闭体与主体卡合或脱离的锁定装置中,通过相互分离或接近的一对杆来进行卡合或脱离的情况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图8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锁定装置,图8(a)是分解构成图,图8(b)是动作说明图。图8(a)(b)的锁定装置包括:具有左右的圆筒部6的操作部件(手柄)1;保持操作部件的支撑框2;以相对于支撑框2能够通过圆筒部6在直线方向上滑动的方式配置并可切换为相互分离的卡定位置和相互接近的解除位置的两个杆(滑动杆)3;与各杆3的基端侧连结并促进杆的进退动作的两个凸轮部件4;以及配置在各圆筒部6并对所对应的杆3分别向分离方向施力的两个螺旋弹簧5。基本动作可切换到如下两个位置,即各杆3如图8(b)所示通过螺旋弹簧5向分离的方向滑动而与作为主体的面板P的锁定孔H卡合的卡定位置、和各杆3将操作部件1从初始状态向操作状态摆动而将杆彼此从卡定位置克服作用力的解除位置(能够解除各杆相对于上述的锁定孔H的卡合的位置)。
主要部分有如下几点:通过操作部件1的摆动,经由凸轮部件4将各杆3从卡定位置切换到解除位置;经由凸轮部件4相对于操作手柄1动作连结各杆3;在叉状的弹性片11形成各杆3的后端部侧;以及在各凸轮部件4的筒状前端部4a设置卡定孔15,并且在各弹性片11设置与该卡定孔15卡合或脱离的突起12。主要部分动作如图8(b)所示,即使在各杆3与面板侧锁定孔H卡合的卡定状态下,通过仅使杆3相对于凸轮部件4旋转,突起12便从凸轮部件侧卡定孔15脱离,因此杆3、包含凸轮部件4在内的驱动机构也能够容易地拆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8638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以下那样的观点,上述现有的锁定装置还不能满足。即、
(1)上述的锁定装置作为装置构造是由操作部件1、支撑框2、两个杆3、两个凸轮部件4、两个螺旋弹簧5共计八个部件构成的结构,所以在部件管理复杂化或降低制造费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希望稍微减少部件数量而实现成本降低。
(2)上述锁定装置作为使各杆3同步接近或分离的机构,由装配于各杆的凸轮部件4和操作部件侧圆筒部6内的凸部7构成,例如,若将操作部件1从初始状态向抬起的操作状态摆动,则凸部7沿对应的凸轮部件侧的凸轮槽18的槽边缘移动而使凸轮部件4克服螺旋弹簧5的作用力而被拉入圆筒部6内,其结果,杆彼此接近也就是通过杆3的后退解除与锁定孔H的卡合。在这种机构中,当操作部件1从操作状态返回初始状态时,通过在螺旋弹簧5上积蓄的作用力,迅速地被切换到初始状态,此时产生返回撞击声音。作为该对策例,有如下结构,即、在凸轮部件与操作部件侧圆筒部之间夹装O形圈,通过在在杆的滑动时产生滑动阻力来减轻上述的返回撞击声音(专利第4077391号公报)。但是,该对策虽然比追加制动用的阻尼器更为简单,但导致构成部件成为共计十个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削减部件件数,并且通过简易地减轻操作部件的返回撞击声音,由此实现成本降低及品质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锁定装置,具备:壳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以能够在直线方向上滑动的方式配置并可切换为相互分离的卡定位置和相互接近的解除位置的一对杆;以及通过从初始状态向操作状态摆动而能够将上述各杆从卡定位置切换到解除位置的操作部件,上述锁定装置通过上述各杆来使开闭体与主体卡合或脱离,上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锁定装置包括:上述壳体;上述杆;上述操作部件;在将上述杆彼此连接的状态下,对这些杆彼此向分离的方向施力的连接部件;以及施力部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操作部件之间,在上述操作部件通过上述连接部件的作用力而从操作状态切换到初始状态时,作为该操作部件的摆动阻力而工作。
在此,作为“开闭体”以及“主体”,例如,如果开闭体是盖类,则主体是由该盖类开闭或覆盖的各种箱体等,如果开闭体是手套箱类,则主体是配设该手套箱类的各种面板等。总之,作为开闭体,只要相对于主体侧有规则地动作即可。所谓“作为操作部件的摆动阻力而工作”是指按以下意思来使用,即、操作部件通过连接部件的作用力而从操作状态(此时各杆后退从锁定孔拔出而能够解除卡合的解除位置)向初始状态(此时各杆突出而能够与锁定孔卡合的卡定位置)切换时,与没有施力部件时相比,以缓慢或受制动的速度返回。
以上的本发明更优选如下具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5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