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40863.0 | 申请日: | 2012-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5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阳三;那须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准容易,且小型、薄型、高耐热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进行能够安装在用于光通信的小型无线电收发机上的小型、薄型的光模块的开发。为了使光模块薄型化,使用用于将光学元件的发光方向与光模块的光路转换90°的棱镜透镜阵列等。
作为这种棱镜透镜阵列,其为具备相互正交的两个面和相对于该两个面呈大约45°的角度的全反射面的树脂成形体;多个准直镜分别一体地形成在两个面上,在该两个面上,具有形成有导向孔的光路转换型光学耦合元件,所述导向孔用于插入导销来与光连接器等连接(专利文献1)。
此外,有一种光学模块,其具备基板、光波导电路、光学元件和玻璃制反射元件,所述基板在表面的法线方向上具有上段和下段的台阶,所述光波导电路配置在基板的上段面上具有波导路,所述光学元件配置在基板的下段面上,所述玻璃制反射元件将光波导电路与光学元件进行光学耦合(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5-315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0-1648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的光模块有时与其他电子器件一起进行基板安装来使用。在该情况下,电子器件与基板之间通过回流焊接合。因此,对光模块要求耐热性。
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光路转换型光学耦合元件,由于元件由树脂形成,因此难以得到充分的耐热性。特别是为了作为这种光学部件使用,需要用透明的树脂材料,但这种透明的树脂材料一般耐热性低,并且,线膨胀系数也大,因此存在光学位置偏移等的危险。
此外,如专利文献2的光学模块,对于棱镜(透镜)与波导路及棱镜与光学元件,必须进行主动对准。因此,对准困难。此外,在玻璃制棱镜透镜阵列上难以形成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孔,因此也难以使用导销等其他部件进行定位。此外,由于形状会变得复杂,所以也难以将光模块整体做成玻璃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其耐热性优异,能够与其他电子部件同时进行回流焊接合,光学定位容易。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电路板、树脂成形体和玻璃制棱镜透镜阵列,所述电路板装备有光学元件阵列,所述树脂成形体配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玻璃制棱镜透镜阵列中,透镜在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能够反射光路;所述树脂成形体具有棱镜固定部、开口部和导向部,所述棱镜固定部设置在与所述光学元件阵列对应的部位上,能够固定所述棱镜透镜阵列,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棱镜固定部上,形成在连接光连接器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进行光连接器的定位;在所述棱镜透镜阵列与所述棱镜固定部的接触面上,形成用来进行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宽度方向的定位的嵌合结构,同时,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前后方向和高度方向通过所述棱镜透镜阵列与所述棱镜固定部间的接触来进行定位。
所述嵌合结构是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所述透镜的凸形状和形成在所述棱镜固定部的与所述透镜对应的部位上,与所述凸形状对应的形状,也可以是能够与所述凸形状嵌合的孔。
在所述棱镜固定部的与所述透镜的两侧对应的部位上,也可以形成防止粘结剂流入所述透镜的槽。
所述嵌合结构优选为截面为大致V字形的突起和能够与所述突起嵌合的截面为大致V字形的槽,所述突起形成在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一侧的表面侧,形成在与所述透镜的并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槽形成在所述棱镜固定部的与所述突起对应的部位上。
优选地,所述突起和所述槽在所述透镜的两侧形成一对。
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所述透镜也可以朝向所述光学元件阵列侧形成。
优选地,所述棱镜透镜阵列在所述棱镜固定部内,至少对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下面、侧面及透镜侧的前面(但是,任意一个面均除去光路)用粘结剂固定。
也可以在设置在所述棱镜固定部中的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上部设置盖部,所述盖部是具有与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倾斜面对应的倾斜部的块,可以将所述盖部配置成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倾斜面接触。
也可以在所述棱镜固定部的上部形成能够与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倾斜面接触的锥部或台阶形状,通过所述棱镜透镜阵列与所述锥部或所述台阶形状的接触,进行所述棱镜透镜阵列的高度方向的定位。
也可以在所述电路板上配置发热元件,在所述树脂成形体的与所述发热元件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散热部,在所述散热部上设置散热块,来自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能够传送至所述散热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车库的载车板
- 下一篇:从钨罐分取碘131放射性同位素的防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