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救生带的椅子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40655.0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正泽 |
主分类号: | A47C7/62 | 分类号: | A47C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仪旺市德长路22,***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救生带 椅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救生带的椅子,具体为救生带在椅子上可拆卸地结合的椅子。
背景技术
救生带是汽车、飞机或船舶等为应对海上事故必须具备的水上安全用品。这种救生带一般安装在汽车、飞机或船舶的椅子底下或者其它的保管场所。
救生带存放在椅子底下,因椅子之间的间隔,乘客从椅子拿出救生带时并不方便。而且救生带存放在其它地方,则在汽车、飞机或船舶内部须配备存放之处而从空间设计上会存在限制。而且情况紧急时还需要把救生带分给每位乘客,会耽误乘客穿戴救生带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椅子上配备救生带并成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救生带存放空间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救生带与椅子座板或靠背可分离地结合,在情况危急时方便乘客分离穿戴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各种优点。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是在包括座板和靠背的椅子上,包括与所述座板或靠背中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结合,内部填充浮力体的救生带。
所述救生带以具有开口部分的环形或多角形形态形成;所述开口部分形成的救生带的两侧具备使所述救生带的两侧相互结合使所述开口部分闭合的结合构件。
另外,所述救生带可包括马蹄形状的边缘部分;以及在所述边缘部分的内侧形成,且向所述边缘部分折叠而在所述边缘部分的内侧形成收容空间的多个折叠部分。
另外,还可包括在所述开口部分邻接的所述救生带的上面具备,使所述救生带易于从所述座板或所述靠背分离的手柄部。
另外,所述救生带在结合时上面可与所述靠背或所述座板的上面位于同一条线上而防止坐感降低。
另外,所述浮力体可以由具有浮力的固体形成。
另外,所述浮力体是由紧急时可被填充的气体形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是在组成椅子的座板或靠背上可拆卸地结合救生带而平时和普通椅子一样带给用户舒适的坐感。但危急状况下,可以把救生带从座板或靠背分离后穿戴在身上,以应对危急状况。
本发明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是与座板或靠背可拆卸地结合,不需要单独保管救生带的拆卸空间,便于汽车、飞机或船舶上更加有效地放宽空间使用。
而且与用户易于接触的靠背和座板结合而发生危急状况时便于用户迅速穿戴救生带应对危急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救生带拆卸结构分解透视图;
图3和图4是图1中A-A线剖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5和图6是用户穿戴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救生带使用状态图;
图7和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中的同一个构件是用同一个符号表示,下面参照附图,对发明优选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100的结构透视图,图2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100的救生带140分离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图1和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救生带的椅子100包括构架110、与构架110结合供用户坐下的座板120、与构架110结合支承用户背部的靠背130、与靠背130可分离地结合的救生带140。
构架110支承座板120和靠背130。构架110是采用如金属等耐久性较强的材料构成。构架110固定在汽车、船舶或飞机内,或者可移动地配备。
座板120与构架110结合方便用户坐下。座板120为提升用户坐下时的坐感,配备时应具有缓冲感。为此,座板120可以在天然皮、人造皮或纤维材质的外皮内部填充棉等缓冲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正泽,未经韩正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40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