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受保护的阻隔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38671.6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M·D·韦格尔;M·A·勒里格;S·基丹;A·T·拉夫;M·D·德尔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文平;陈长会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保护 阻隔 组件 | ||
背景技术
新兴的太阳能技术如有机光伏器件(OPV)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如铜铟镓二硒(CIGS)需要保护以免受水蒸气之害并需要是在户外环境中耐久的(例如对紫外(UV)光)。通常已使用玻璃作为此类太阳能器件的封装材料,因为玻璃是非常好的水蒸气屏障、光学透明且对UV光稳定。但玻璃重、易碎、难以制成柔性的且难以搬运。已经关注开发透明的柔性封装材料来代替玻璃,其不具有玻璃的缺点但具有与玻璃类似的阻隔性质以及UV稳定性,并且已经开发出许多接近玻璃阻隔性质的柔性阻隔膜。
太阳能器件在户外使用,因此暴露于包括风、水和日光在内的自然环境。水渗入太阳能电池板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板也可受到风和日光的不利影响。
许多柔性阻隔膜是多层膜层压体。任何多层膜层压体都有分层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边缘处。减少边缘处的分层将会提高阻隔膜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涉及包括电子器件和多层膜的组件。多层膜包括邻近电子器件的阻隔层叠件,以及邻近阻隔层叠件且与电子器件相对的耐候性片材。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多层膜包括邻近电子器件的基底、邻近基底且与电子器件相对的阻隔层叠件,以及邻近阻隔层叠件且与基底相对的耐候性片材。多层膜是透明且柔性的,并且阻隔层叠件和基底与环境隔离。
具体实施方式
边缘分层是多层膜关注的问题。轻微的边缘分层可造成多个层的分离。已经发现的是可通过对三个输入的评估、控制和修改来控制分层。评估的第一个输入为在界面处暴露于光。光暴露涵盖可见光以及紫外光。水暴露为第二个输入。第三个输入为界面上的应力。对这三个输入值的修改和控制将会保持大于20克/英寸的剥离力,如根据ASTMD3330方法A“压敏带材剥离粘合力的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el Adhesion of Pressure-Sensitive Tape”)测量的。
这些修改形式在多层制品的边缘周围或者在边缘5mm内特别重要。因为如果应力集中于边缘,则分层通常更可能从那里开始。一旦分层开始,边缘就可朝多层制品的相对侧推进,最终导致层间整个界面的分层。停止边缘处的分层将使多层制品中的层保持粘合。
电子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包括例如电子器件,例如类似光伏电池的太阳能器件。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包括光伏电池的组件。合适的光伏电池包括用多种材料开发出的那些,所述材料各自具有将太阳能转变为电的独特吸收光谱。用于制造光伏电池的材料的例子及其太阳光吸收带边缘波长包括:结晶硅单结(约400nm至约1150nm)非晶硅单结(约300nm至约720nm)、带状硅(约350nm至约1150nm)、CIS(硒化铜铟)(约400nm至约1300nm)、CIGS(二硒化铜铟镓)(约350nm至约1100nm)、CdTe(约400nm至约895nm)、GaAs多结(约350nm至约1750nm)。这些半导体材料的较短波长左吸收带边缘通常介于300nm和400nm之间。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器件为CIGS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所述组件的太阳能器件(例如光伏电池)包括柔性膜基底,从而得到柔性光伏器件。
防止柔性光伏器件中的柔性阻隔膜分离/分层的方法的开发对光伏行业尤为有价值。光伏模块输出功率时间越长,光伏模块越有价值。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专利申请涉及增加柔性光伏模块的寿命,而不妨碍柔性阻隔层叠件的阻隔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包含密封剂。将密封剂施加在光伏电池及相关电路的上方和周围。目前使用的密封剂为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烯烃、热塑性聚氨酯、透明聚氯乙烯以及离聚物。将密封剂施加至太阳能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包括能使密封剂交联的交联剂(如EVA的过氧化物)。然后使密封剂在太阳能器件的适当位置固化。可用于CIGS光伏模块的密封剂的一个例子由德国赖兴施万德的侏罗-拉斯特公司(Jura-Plast,Reichenschwand,Germany)以商品名“JURASOL TL”销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8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