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藏库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36404.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刚树;境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19/00 | 分类号: | F25D19/00;F25D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库,特别涉及冷藏库的隔热箱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冷藏库500中,在其隔热箱体的背面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控制电路基板等的基板收纳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6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500的内部结构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图。
冷藏库500的主体101的隔热箱体102是在钢板制的外箱103和树脂制的内箱104之间发泡充填隔热材料105而形成的。
另外,在隔热箱体102的里侧下部,将隔热箱体102的底面部的一部分在背面观看时的左右方向切除整体,形成机械室106。在机械室106设置有构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107等。
隔热箱体102由分隔壁108等划分贮藏室。作为贮藏室,在最上部形成有冷藏室109,在冷藏室109之下形成有蔬菜室110,在蔬菜室110之下左右并列地形成有制冰室111和切换室(未图示),以及在最下部形成有冷冻室113。
冷藏室109和蔬菜室110的保存设定温度设定为冷藏温度域。制冰室111和冷冻室113的保存设定温度设定为冷冻温度域。此外,切换室选择设定为从冷藏温度域至冷冻温度域的多个保存设定温度之中的一个的温度域。
在蔬菜室110的背面部经由隔热材料105通过使隔热箱体102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基板收纳部114。
在基板收纳部114配置有对压缩机107等进行电控制的控制电路基板115。
设想在这种构成中,为了提高隔热箱体102的隔热性能,在隔热箱体102的背面部配置热传导率比隔热材料105的热传导率小的真空隔热面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基板收纳部114存在于中央部分,所以将真空隔热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分割配置或将真空隔热面板配置于整体,需要在基板收纳部114配置的部分设置贯通孔。因此,隔热性能提高的程度变小。
另外,作为另外的方法,也能够考虑将基板收纳部114配置在隔热箱体102的最上部。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将真空隔热面板分割配置。但是,例如,为了进一步降低消耗电力量,在作为压缩机107使用需要直流电力的变频压缩机的情况下,压缩机107和控制电路基板115的距离离开,所以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因此,有时产生需要另外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对策,通电时的损失增大等的电磁的问题。
并且,作为另外的方法,增大外箱103或减小内箱104,增厚隔热壁,也能够提高隔热性能、降低消耗电力量。但是,在该情况下,材料费、模具费等的成本增大。
并且,在冷藏库500的结构中,使成为高温的压缩机107和冷冻室113相对,由此也具有从机械室106向冷冻室113内侵入的热量多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1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冷藏库,其不追加模具投资、新部件等,就能够低成本地降低消耗电力量。
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具有隔热壁的隔热箱体;配置在隔热箱体的背面侧的机械室;至少具有压缩机的制冷循环;和控制压缩机的运转的控制部。压缩机和控制部配置在机械室内,机械室隔着隔热壁与设定为冷藏温度域的贮藏室相对地配置。
利用该结构,能够减小压缩机和贮藏室的温度差,向贮藏室内侵入的热量减少。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冷藏库,不追加模具投资、新部件等,就能够低成本地降低消耗电力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冷藏库的内部结构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冷藏库300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该冷藏库300的内部结构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图,图3是该冷藏库300的主要部分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6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