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肠穿孔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8216.8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托尼·斯卡里奇;戴维·伦纳徳;戴维·克拉斯内;巴拉克里斯纳·哈里达斯;罗伯特·M·加菲尔德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泰尔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31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曾祥夌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肠穿孔 方法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4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为61/ 473,592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以检测肠穿孔的方法和装置,肠穿孔例如由手术操作程序(procedure)(诸如腹腔镜检查等)、诊断操作程序(诸如结肠镜检查等)、医疗状况(诸如憩室炎等)以及创伤引起。本公开内容还涉及在这些方法和装置中使用的过滤系统和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肠穿孔损伤可由于手术操作程序、诊断操作程序、医疗状况以及创伤而发生。如果该穿孔在该手术期间被识别和治疗,那么修复在腹腔镜手术期间遭受的肠穿孔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肠穿孔在手术的时候未被检测到,那么修复成本以及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要高得多。成本和发病率随着诊断/干预的时间增加而增长。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期间遭受未检测到的肠穿孔的患者需要额外的手术来治疗该穿孔。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诊断操作程序、住院治疗和手术干预,诸如CT扫描、开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检查、结肠造口术、回肠造口术、再吻合术、抗生素治疗、住院治疗/ICU治疗和传染病会诊。来自延期治疗肠穿孔的负面影响可在从轻度腹膜炎到败血性休克的范围内。败血症和败血性休克可导致缺氧症、肾衰竭、其它主要器官机能障碍和死亡。
进行腹腔镜手术来治疗腹部(abdominal)和骨盆区域中的多种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探查性活组织检查、胆囊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疝修补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和前列腺切除术。此外,腹腔镜手术更常规地在可能先前已接受剖腹术的患者身上(例如,在先前已做过腹部手术而带有已知粘连(adhesion)的患者身上)进行,并且用于诸如涉及大型肿瘤的那些更复杂的手术、重建手术、复杂的部分肾切除术、治疗炎性病理状况的手术,以及完全机器人辅助的操作程序。
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操作程序也以增长的频率在妇科、泌尿科和其它腹腔镜手术操作程序中使用。这进一步增加了常规进行的腹腔镜手术的数目和复杂性。缺少外科医生的操作感力(feel)以及降低与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操作程序相关联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会促成肠穿孔的风险,而且降低即时检测的可能性。
肠穿孔损伤是与腹腔镜手术相关联的风险。它们可能在当气腹针(veress needle)或套管针(trocar)被摸索地(blindly)引入腹腔中时的操作程序开始期间或在术中解剖和烧灼术期间发生。肠穿孔损伤在手术期间由于手术设备的光学限制而不容易被医疗人员看到。由于肠在手术期间移动,故损伤的区域可变得定位在外科医生的视野范围之外。由于在损伤的时候难以看到肠穿孔,存在在操作程序期间将未被检测到的损伤机会增大而导致以上描述的负面健康影响和增加的治疗成本。
除手术的肠穿孔之外,患者可遭受引起肠穿孔的创伤或憩室破裂(ruptured diverticula),这难以通过CT扫描和临床检验来诊断。诊断依靠CT扫描,这可导致假阴性,而临床症状通常在感染过程发作之后的24至28小时呈现。肠穿孔是手术的紧急事件。诊断和治疗的时间与发病率/死亡率和患者预后直接相互关联。
在本领域中仍存在能够检测肠穿孔的需求。最佳的是,此类检测应当在损伤近时发生,例如,在腹腔镜操作程序期间。此需求和其他需求由本发明满足。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检测肠穿孔损伤的方法和装置。此类方法和装置涉及在腹腔或骨盆腔中检测在肠中正常发现的至少一种气体与周围环境(ambient)浓度或先前记录的浓度相比的升高浓度。如在本文中所描述的,肠穿孔检测装置(也被称为肠穿孔检测系统)可包括:样本输送单元,其包括吸出物(aspirate)过滤器件;感测单元,其包括气体检测器件、泵、处理器和显示器;以及连接器,用以连结样本输送单元和感测单元,例如,机电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泰尔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申泰尔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8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