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异噁唑啉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26808.6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氏原一哉;隈本康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43/36 | 分类号: | C07C243/36;C07B61/00;C07C241/04;C07C243/22;C07D26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高旭轶;孟慧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异噁唑啉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异噁唑啉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制造中间体。
背景技术
已知下式(8)所示的异噁唑啉化合物例如作为农药的有效成分有用。另外,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0/032437号中公开有一种合成下式(8)所示的异噁唑啉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方法中,在制造下式(8)所示的异噁唑啉化合物的方面未必能够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造下式(8)所示的异噁唑啉化合物的新方法及其制造中间体。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使下式(1)所示的肼化合物和下式(2)所示的酸酐化合物或式(3)所示的酰氯反应,制造下式(4)所示的酰肼化合物,使得到的下式(4)所示的酰肼化合物和下式(5)所示的三氟苯乙酮化合物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制造下式(6)所示的羟醛化合物,使得到的下式(6)所示的羟醛化合物和下式(2)所示的酸酐化合物反应后,使其与碱反应,制造下式(7)所示的烯酮化合物,使得到的下式(7)所示的烯酮化合物和羟胺反应,可制造下式(8)所示的异噁唑啉化合物,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式(4)所示的酰肼化合物。
式(4)
[式中,R1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3-C12环烷基或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氧基,R3表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X表示NH或NCH3。]
[2]一种式(6)所示的羟醛化合物。
式(6)
[式中,R1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3-C12环烷基或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氧基,R2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6烷基或卤素原子,R3表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X表示NH或NCH3,m表示0~5的整数中的任一个(其中,在m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各个R2可以互相不同。)。]
[3]一种(3-乙酰基-6-氯苯基)肼。
[4]一种制造式(4)所示的酰肼化合物(以下记为酰肼化合物(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式(1)所示的肼化合物(以下记为肼化合物(1)。)和式(2)所示的酸酐化合物(以下记为酸酐化合物(2)。)或式(3)所示的酰氯(以下记为酰氯(3)。)反应,
式(1)
[式中,R3表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X表示NH或NCH3。]
式(2)
[式中,R1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3-C12环烷基或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氧基。]
式(3)
[式中,R1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3-C12环烷基或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氧基。]
式(4)
[式中,R1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3-C12环烷基或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12烷氧基,R3表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X表示NH或NCH3。]
[5]一种制造式(6)所示的羟醛化合物(以下记为羟醛化合物(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酰肼化合物(4)和式(5)所示的三氟苯乙酮化合物(以下记为三氟苯乙酮化合物(5)。)反应。
式(5)
[式中,R2表示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卤素原子的C1-C6烷基或卤素原子,m表示0~5的整数中的任一个(其中,在m为2~5的整数的情况下,各个R2可以互相不同。)。]
式(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