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6643.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弘嗣;泽田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得电接触部和在该电接触部处保持的帽体部件可靠地接合到一起的端子配合器。
背景技术
例如,车辆安装有各种电子装置和电气组件。线束用于向这些电子装置和电气组件传输源自电源诸如电池的电力以及源自控制装置等的控制信号。
线束包括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装置或者电气组件连接的连接器的端部。线束由捆扎到一起的多根电线形成,并且电线的端部连接到在所述连接器中收纳的端子配合器。
通过下料并且成形金属板而形成端子配合器,并且因此端子配合器的边缘是锐利的。因此,当端子配合器插入到连接器中并且收纳在连接器中时,连接器的内侧有可能被端子配合器的边缘切削并且损坏。
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防止损坏连接器的内侧的端子配合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如在图6和图7中所示,专利文献1所示端子配合器101包括:形成为管状形状从而将配对端子装配于此的电接触部106;通过压接将电线连接于此的电线连接部109;以及被插入到电接触部106中并且设置在电接触部106的远端处的帽体部件103。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91014
发明内容
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传统的端子配合器101存在问题。即,近年来随着端子配合器缩小尺寸,帽体部件103已经缩小尺寸,并且这正在引起在电接触部106和帽体部件103之间的接合力降低。因此,为了防止帽体部件103脱落,有必要在帽体部件103的轴部103a上涂布粘结剂以通过粘结剂的粘结力在电接触部106处保持帽体部件103。
因此,当将帽体部件103装接到端子配合器101时有必要涂布粘结剂,从而引起工人的负担增加。
此外,存在以下问题:可能存在由涂布粘结剂的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差异引起的、用于将帽体部件103保持到端子配合器101的保持力的变化。
而且,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消耗性的粘结剂,成本增加。
本发明意在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接触部和在电接触部处保持的帽体部件可靠地接合到一起的端子配合器。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配合器,包括: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设置在一端处,并且形成为管状形状使得将配对端子装配到所述电接触部;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设置在另一端处,并且布置成紧固电线;以及帽体部件,该帽体部件装配到所述电接触部的远端并且保持在该远端处;其中,布置成与所述帽体部件接合的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处;并且其中,所述帽体部件设置有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的端子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的边缘突出,以及竖立部,该竖立部在基本垂直于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突起部的远端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竖立片,该竖立片在基本平行于所述竖立部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帽体部件的一端延伸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竖立部接合,以及膨出部,该膨出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竖立片膨出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电接触部的内周面接合。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设置在电接触部的远端处的第一接合部与设置在帽体部件处的第二接合部接合。因此,在不使用粘结手段诸如粘结剂的情况下,能够将帽体部件可靠地保持在电接触部处。
因此,当将帽体部件装接到端子配合器时,无需涂布粘结剂,从而减轻工人的负担。
此外,因为无需给帽体部件涂布粘结剂,所以能够将帽体部件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处而不受到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影响。
而且,不再需求消耗性的粘结剂,从而削减成本。
如上所述,根据在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电接触部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帽体部件的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因此,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力进一步增强。因此,能够将帽体部件更加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处。
此外,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将帽体部件沿着垂直于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的方向装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将帽体部件在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拉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配合器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6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温环境下抗弯刚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羽球拍Si变形值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