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梳理机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4215.6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E.梅德维特奇;C.里比;P.杰里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86 | 分类号: | D01G15/86;D01G15/88;D01G15/08;D01G1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何逵游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梳理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梳理机中的灰尘和短纤维的设备、一种相关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在所述设备中使用的盖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用来分离梳理机中的灰尘和短纤维的各种设备。以代表性示例的方式,下面将关于棉花处理来描述问题。在棉花处理中,在为了获得纤维束而进行棉花纤维的清洁和开松之后,在梳理机中对棉花纤维进行整理并使其平行。将纤维束经由喂棉箱供应到刺辊,并且刺辊将纤维传输到梳理机锡林。在梳理机锡林的多次回转期间对纤维进行梳理,意味着使纤维平行和对齐。固定或回转盖板形式的所谓梳理机与用于该处理的梳理机锡林相对地配置。针布配置在梳理机上,并与存在于梳理机锡林上的针布配合。这种配合产生纤维的纵向朝向。
现在基于图2以示例性方式描述根据现有技术的梳理处理的操作的背景:
图2示出了表示在锡林针布20和具有弹性针布21的回转盖板10之间的梳理处理的示意图。梳理机锡林的旋转方向,并且由此由锡林针布20保持的纤维材料22的运动方向25由箭头25指示。回转盖板10沿着方向23运动。当回转盖板10的运动23沿着与梳理机锡林相同的方向发生时,应该注意锡林针布20运动得比弹性针布21快,从而回转盖板10的运动方向23对于说明是不重要的。将由锡林针布20接收的纤维材料22引导分别经过回转盖板10和弹性针布21。由于针布21与纤维材料22之间的摩擦,使得单独纤维最初卡在针尖中。所述针尖用作用于捕获干扰颗粒例如叶片的部分26、灰尘颗粒27、茎杆的部分28、壳体的部分29和纤维棉结30的辅助部件。除了其他因素,针布21的任何堵塞取决于针布21的构造。
回转盖板基本上实现四种功能:设置回转盖板来将纤维薄片分解成单独纤维、分离出干扰颗粒、解开纤维棉结、以及使纤维平行并且将纤维定向。由于如上所述直到已经接收到单独纤维之后才发生灰尘颗粒的分离的事实,所以最小限度地污染原材料需要与单独纤维相关的减少的接收动作。另一方面,单独纤维的接收依赖于针布彼此的位置,并且依赖于所述针布的构造。而且,纤维的纵向朝向主要受到针布之间的间距即所谓的梳理间隙的影响。
根据现有技术的所述梳理方法存在缺点,即纤维的任何同时的清洁和纵向取向动作代表关于对两种处理的要求的折中。由于在清花中与棉花清洁相关的改进和在整个棉花处理中的更高的性能输出,使得也持续提高了对梳理处理的质量所需求的要求。当今可获得的高性能梳理机的使用以及在清花设施内部的改进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当今与所实现的灰尘分离相关的过度纤维损坏已经变成不可避免的牺牲。例如,回转盖板上的高灰尘分离率具有梳理动作必须深入的缺点,这意味着在针布内部接纳大量的材料纤维,并且为了实现高度的灰尘分离而从梳理处理中去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一种方法,其将允许将灰尘和短纤维从纤维材料分离,而不会对纤维材料造成损坏或者导致材料纤维的损失。
该目的利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
该目的由一种用于分离梳理机上的灰尘和短纤维的设备来实现,梳理机具有带盖板条的至少一个盖板和带锡林针布的锡林,所述盖板具有带针布尖部的盖板针布,其中盖板针布相对于锡林针布以一定距离相对地配置。针布尖部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成对电极并且连接到高压源,其中在构成一对电极的两个针布尖部之间分别产生电场。
该目的还由一种用于分离梳理机上的灰尘和短纤维的设备来实现,其中具有盖板针布的盖板与锡林相对配置,盖板针布以针布尖部为特征,并安装在盖板基部区域上,并且盖板针布在锡林针布的帮助下将待清洁的纤维材料输送经过盖板。向针布尖部的单独尖部施加电压,并且分别在两个相邻针布尖部之间至少在盖板针布的局域区域中产生电场,电场的场线在与盖板基部区域的平面具有相同朝向的平面中延伸。
电气工程科学教导了电场内的不同力可以作用在所谓的电介质上。电介质基本上是非导电颗粒。纤维材料中的灰尘和短纤维像电场内的电介质一样动作。尤其是当清洁纤维材料时,与电场的场线垂直地作用在电介质上的那些力是所关心的。电场可以例如在两个电容器极板之间产生。电气工程科学然后还教导了将电介质拉到电容器极板之间并且相对于场线垂直地拉入到场中。相对于电场线垂直地作用在电介质上的张应力(电介质的每剖面面积的力,与电介质拉入到电场中的场线平行)与场强的平方成比例。场强越高,张应力越大,其中场强对应于电压与电容器极板之间的间距的商。通过增加电压和/或减小电容器极板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强场强,并且由此增强电介质上的张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4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