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0840.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入山次郎;梶田彻也;川崎大辅;沼田达治;井上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0 | 分类号: | H01M4/60;H01M4/137;H01M4/1399;H01M4/36;H01M4/38;H01M4/58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负极 活性 物质 使用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为由式1表示的聚酰亚胺,
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酰基、苯基或苯氧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在充放电期间所述由式(1)表示的聚酰亚胺通过与锂离子的可逆反应而形成由式(2)表示的聚酰亚胺锂,
式(2)中,R1和R2各自与式(1)中的R1和R2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烷基或烷氧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烷基为甲基,并且所述烷氧基为甲氧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由式(1)表示的聚酰亚胺由式(3)或式(4)表示,
6.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在集电器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以及在集电器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在开始充电之前,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5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内含有所述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选自硅类材料、碳质材料和锡类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负极活性物质。
9.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包含由式(5)表示的聚酰胺酸的负极活性物质材料进行加热而形成由式(1)表示的负极活性物质:
式(5)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酰基、苯基或苯氧基,
式(1)中,R1和R2各自与式(5)中的R1和R2相同。
10.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含由式(5)表示的聚酰胺酸的负极活性物质用涂布液;将所述涂布液涂布在集电器上而在其上形成涂膜;以及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而形成包含由式(1)表示的聚酰亚胺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式(5)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酰基、苯基或苯氧基,
式(1)中,R1和R2各自与式(5)中的R1和R2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08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农药和缩醛溶剂的组合物
- 下一篇:吡咯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