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0796.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繁树;山之内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B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透镜,特别是涉及适合作为眼镜用透镜,具备例如不妨碍眼镜的佩戴者的视野且可从外侧看到的图案的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眼镜用的透镜具备覆盖透镜基材的表面的各种膜。例如,用于防止对透镜基材划伤的硬涂膜、用于防止透镜面的光反射的防反射膜、进而用于防止透镜的水渍的斥水膜等。此外,作为用于抑制射入眼中的光量的膜,提案有在透镜的整个面上点状地涂敷有半透性薄膜,由防反射膜覆盖其上部的构成(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近年来,作为时尚性高的眼镜用的透镜,优选使用轻型且染色性良好的塑料透镜,另外,为了提高设计性,还提案有通过应用了喷墨法的着色涂料的涂敷而在透镜上刻画花纹的构成(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5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00/67051(特别是第7页)
但是,例如在为了提高设计性而在透镜刻画花纹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仅对透镜涂敷着色涂料的方法中,对于眼镜的佩戴者来说也能够看到着色涂料的图案。因此,这样的构成不仅使眼镜的佩戴者感到困扰,而且也会影响佩戴者的视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具备既能够没有不适感地确保佩戴者的视野又可从外侧看到的图案。
用于实现这种目的的本发明的光学透镜具备透镜基材、覆盖该透镜基材的一主面侧的防反射膜、在层叠于该防反射膜上的位置设置的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透明图案。防反射膜具有层叠有折射率不同的材料膜的构成。透明图案既可以设置在防反射膜的层间,也可以设置在该防反射膜的上部或下部,特征是,从透镜基材的一主面侧可看到透明图案。
这种构成的光学透镜通过相对于多层构造的防反射膜层叠有透明图案,从防反射膜侧射入透镜的光的光反射特性在透明图案的配置部分和其以外的部分不同。由此,在从防反射膜侧看到透镜的情况下,既可维持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功能,作为上述的光反射特性的差异,又可看到透明图案。另一方面,从防反射膜相反侧的最近距离不容易看到透明图案。
另外,上述的透明图案设置在透镜基材与防反射膜之间为好。由此,不损害防反射膜中的层构造的连续性,能够形成为由防反射膜统一覆盖透镜基材的一主面侧的表面的通常的构成。
另外,在这种构成中,透明图案具有比夹着该透明图案而配置的各层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为好。通过这种构成,即使透明图案为薄膜的单层构造,也能够实现从防反射膜侧看时的透明图案的能见度的提高。
如上说明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既能够没有不适感地确保佩戴者的视野又可从外侧确认的图案的适合眼镜用的光学透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构成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制造顺序的制造工序图(其一);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制造顺序的制造工序图(其二);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制造顺序的制造工序图(其三);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构成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构成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制造顺序的制造工序图(其一);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制造顺序的制造工序图(其二);
标记说明
1a、1b、1c:光学透镜
11:透镜基材
13:硬涂膜
15:防反射膜
15a-1、15a-3、15a-5、15a-7:低折射率膜
15b-2、15b-4、15b-6:高折射率膜
19a、19b、29c:透明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按如下所示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在防反射膜与透镜基材之间设置岛状的透明图案的例子)
2.第二实施方式(在防反射膜与透镜基材之间设置具有开口部的透明图案的例子)
3.第三实施方式(在防反射膜的上部设置岛状的透明图案的例子)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透镜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0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