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8334.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龙;张力学;李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8 | 分类号: | H04W2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协作 通信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网络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不同的MUCC能力选择不同的用户设备进行合适的通信,提高了多用户协作通信的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核心网节点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信息,所述MUCC能力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信息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节点,以使得无线接入网节点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标识选择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和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使得在MUCC通信中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对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的承载进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基本都能同时支持短距离通信技术,如无线相容性认证(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或蓝牙(BlueTooth)和蜂窝通信技术,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技术,第三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3GUMTS)或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技术CDMA,第二代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2G GSM)技术,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WiMAX)技术等。
不同的用户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多用户协作通信(Multiple UEs CooperativeCommunication,简称MUCC)能力,例如:有的用户设备有MUCC能力,有的用户设备没有;有的用户设备只愿意做受益用户设备,不愿意支撑其他用户设备;而有的用户设备愿意支撑,但不愿意受益。现有技术中没有关于网络设备如何获取用户设备不同的MUCC能力的方案,进而网络设备不能根据用户设备不同的MUCC能力选择不同的用户设备进行合适的多用户之间的协作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获取不同的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标识选择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和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使得在MUCC通信中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对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的承载进行支撑,提高了多用户协作通信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协作通信的方法,包括:
核心网节点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信息,所述MUCC能力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所述MUCC能力包括:第一受益能力、第一支撑能力、第一受益和第一支撑能力、第二受益能力或第二支撑能力;
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信息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节点,以使得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能力标识选择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和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使得在MUCC通信中所述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对所述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的承载进行支撑。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指具有所述第一支撑能力、第一受益和第一支撑能力或者第二支撑能力的用户设备;所述MUCC能力中具有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指具有所述第一受益能力、第一受益和第一支撑能力或者第二受益能力的用户设备。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核心网节点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MUCC能力标识信息,具体实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8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