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供从入口到出口受控访问的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4923.1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尼尔斯·范德瓦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宝盾国际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1/08 | 分类号: | E06B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俊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入口 出口 受控 访问 通道 | ||
1.一种提供从入口(2)到出口(3)受控访问的通道(1),包括两个墙元件(4,5),所述墙元件限定了位于所述墙元件(4,5)中间的走廊(6),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关闭元件(7),所述关闭元件具有一个开放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其中,在开放位置时,入口(2)和出口(3)之间的走廊(6)提供了一种自由通道,以及在关闭位置时,走廊(6)是关闭的并且关闭从入口(2)到出口(3)间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关闭元件(7)包含至少一个柔性带(7),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带能够从墙元件(4,5)的内侧移动到至少部分墙元件(4,5)的外侧,其中,在开放位置时,至少一个柔性带(7)大体上处于直线状态且定位在墙元件(4,5)的内部,其中,在关闭位置时,至少一个柔性带(7)弯曲延伸至至少部分墙元件(4,5)的外部并朝向另一面墙元件来关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带是悬浮在其介于柔性带(7)的第一个支持物(8)和第二个支持物(9)之间的末端,其中,为了缩短所述支持物(8,9)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柔性带(7)位于所述支持物之间的悬浮部分向外弯曲,使其从墙元件(4,5)的内部位置延伸至至少部分墙元件(4,5)的外部,所述的支持物(8,9)中至少一个是可以移动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支持物(8)和第二个支持物(9)都是可以相互来回移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支持物(8)和/或者第二个支持物(9)连接在一个驱动电机(10)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运行取决于一个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是用来核查人通过走廊以及从入口(2)到出口(3)的权限。
5.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关闭元件(7)将关闭位置作为默认位置。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关闭元件(7)将开放位置作为默认位置,并且带有一个核查路人通过走廊(6)权限的输入设备,其中当输入设备认为路人缺少通过走廊(6)的权限时,操作一个或多个可移动关闭元件移动到关闭位置。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柔性带(7)是弹簧承载的,从而当关闭驱动电机(10)的电源时,能够促使柔性带回到关闭位置。
8.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柔性带(7),其中,所述两个柔性带(7)中的第一个包含于第一个墙元件(4)中,所述两个柔性带(7)中的第二个包含于第二个墙元件(5)中,其中第一个墙元件(4)和第二个墙元件(5)一起限定了走廊(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两个柔性带(7)共同操作,其中一个处于主动位置,另一个作为从属。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在开放位置时,两个柔性带(7)都大体上包含于各自的墙元件(4,5)内;在关闭位置时,两个柔性带(7)都至少部分移到走廊(6)对接的中间,或者将近互相对接的地方。
11.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墙元件(4,5)带有狭缝,当所述柔性带从墙元件(4,5)的内部移动到至少部分墙外元件(4,5)的外侧时,至少一个柔性带(7)能够穿过所述狭缝,所述的狭缝具有灵活的盖子,当人被困在柔性带(7)和墙元件(4,5)之间时,它可避免人的四肢受到伤害。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1),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柔性带(7)处于直线位置时,防止位于任何柔性带(7)和墙元件(4,5)之间的人的四肢被夹紧,所述一个或多个墙元件(4,5)带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所述柔性带(7)后面的凹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宝盾国际私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皇家宝盾国际私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9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