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密封片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4497.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冈善之;中原诚;佐藤诚;一之宫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密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密封片材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适合用于制造加热收缩小,且表面形成有清晰的突起的太阳能电池密封片材的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的防止等方面考虑,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受到关注,因而进行了各种开发。太阳能电池一般构成为在以玻璃基板为代表的受光面保护件与被称为背板的背面保护件之间,用太阳能电池密封片材(以下,称为密封片材)密封太阳能电池单元。
作为太阳能电池模块,主流的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一般如下制造。首先,依次叠层玻璃基板、密封片材、太阳能电池单元(硅发电元件)、密封片材和背板。该密封片材一般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称为EVA)构成。接着通过真空层压将该叠层体在真空下加热,将密封片材加热熔融而进行交联固化。这样,制造各构成构件无气泡地粘接而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在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中,如果密封片材的加热时的收缩大,则由于该收缩变形而有时硅发电元件破损,或有时单元的位置移动。因此,对于密封片材,要求加热时的收缩小。此外近年来,为了有效地利用结晶硅的资源、降低用于普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成本,硅发电元件的厚度变薄至100μm左右,进而变得易于破损。因此,使密封片材的加热收缩减小的要求进一步强烈。因此,研究了减小密封片材的加热收缩率的各种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除了上述的对制造时的要求以外,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为了在制造后长期使用,其可靠性是极其重要的。作为长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发生的代表性不良状况,有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密封片材之间的剥离、膨胀等外观不良、与此相伴的发电量的降低。这些不良状况现象的理由未必明确,但从构成密封片材的原材料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研究了调整构成密封片材的EVA的粘度的方法(专利文献2)、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密封片材的粘接强度而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
此外,从密封片材的结构方面也进行了各种研究。为了防止长期使用所伴随的膨胀等,刚制造后的模块内部的各构成构件以尽量无气泡的状态粘接是重要的。因此,为了在真空层压时易于漏出空气的目的,尝试在密封片材的表面形成压纹形状等各种突起、凹陷。此外,这些突起、凹陷有时是为了防止由于层压时的压制压力而造成太阳能电池单元破损、提高密封片材的操作性等目的而形成的。关于压纹图案,对其形状、深度等提出了详细方案(专利文献4、5)。
如上述那样,在制造密封片材时,在降低密封片材的加热收缩的同时在密封片材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压纹形状变得重要。作为迄今为止提出的方法,公开了浇铸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从T型模头挤出的片时,在口模紧下方在片上形成压纹形状,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降低加热收缩的退火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84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70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833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34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85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100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6的制造方法是,在制造工序中的片(以下,称为工序片)的表面形成压纹形状后,对该工序片进行退火处理。因此,如果为了使密封片材的加热收缩降低而将工序片充分地加热,则通过该加热而形成在工序片的表面的压纹形状崩溃。相反如果为了保持压纹形状而缓和工序片的加热,则退火处理变得不充分。这样,专利文献6的制造方法中,兼有加热收缩的降低与明晰地形成压纹形状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作为降低密封片材的加热收缩的方法,一般而言,如专利文献1也公开的那样,使用了在将树脂膜用具有多个辊的输送机进行输送时,使入口侧的辊的圆周速度比出口侧的辊的圆周速度快等,而使工序片收缩来降低加热收缩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中,由于在退火处理中将片进行拉伸,因此加热收缩的除去不充分,需要在1~2分钟的长时间实施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源层的功能性插入物
- 下一篇:使用具有可转换的离子强度的水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