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4442.0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向後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并且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满足ISO6722中规定的CHFUS区域中的阻燃性和电池液耐受性,并且也能满足低温耐受性和耐磨性的电缆。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覆盖电缆、特别是用于汽车的电线的绝缘树脂组合物,已知一种用于电线绝缘体的树脂组合物,其中60质量份至90质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已与100质量份的碱性树脂共混,所述碱性树脂由55质量份至98质量份的聚烯烃系聚合物和余量的聚酰胺构成,并且所述聚酰胺是聚酰胺6与聚酰胺66的共聚物(参见专利文献1)。然而,已证明该树脂组合物具有添加的氢氧化镁量过大,使得树脂组合物不能满足ISO 6722(2006版)的电池液耐受性的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电池液耐受性,进行了不使用氢氧化镁而尽可能地满足阻燃性和电池液耐受性的研究,因此发现了含卤素阻燃剂的添加(参见例如专利文献2)。结果,发现了同时满足电池液耐受性和阻燃性两者的共混体系,但是这造成了不利影响,即低温耐受性和耐磨性恶化的问题。
此外,已经知道了提供有阻燃性的树脂组合物(参见例如专利文献3至5),但是其都不能同时满足阻燃性、电池液耐受性、低温耐受性、耐磨性和剥皮性能。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9-40947
专利文献2:JP-A No.2-73838
专利文献3:JP-A No.11-21392
专利文献4:JP-A No.2007-204653
专利文献5:JP-A No.2009-519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含卤素阻燃剂,提供一种能够满足ISO 6722中规定的CHFUS区域中的阻燃性和电池液耐受性,并且也满足低温耐受性、耐磨性和剥皮性能的电缆。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含溴阻燃剂造成低温耐受性和耐磨性的恶化。然而,如果减少含溴阻燃剂的量,阻燃性可能恶化。然后,本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发现满足上述性质的组合物能够通过控制聚丙烯均聚物、聚丙烯系改性树脂、聚烯烃系共聚物和烯烃系弹性体的共混量而不是降低含溴阻燃剂的量来获得,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下列方面。
(1)一种电缆,在所述电缆中,包覆层由非交联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包含(A)40至84质量份的聚丙烯均聚物,(B)1至10质量份的聚丙烯系改性树脂,(C)10至30质量份的聚烯烃系共聚物,以及(D)5至20质量份的烯烃系弹性体,并且以总共100质量份的树脂(A)、(B)、(C)和(D)计,还包含1至45质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和10至80质量份的含卤素阻燃剂。
(2)上述(1)的电缆,其中,所述聚丙烯系改性树脂(B)是通过将马来酸酐接枝共聚到聚丙烯系树脂来制备的树脂。
(3)上述(2)的电缆,其中,所述马来酸酐具有15至55的酸值(JIS K0070)。
(4)上述(1)的电缆,其中,所述聚丙烯系改性树脂(B)具有15,000至50,000的重均分子量。
(5)上述(1)的电缆,其中,所述聚烯烃系共聚物(C)是丙烯均聚物与乙烯或1-丁烯的嵌段共聚物。
(6)上述(1)的电缆,其中,所述金属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镁。
(7)上述(6)的电缆,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是用脂肪酸或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氢氧化镁。
(8)上述(1)的电缆,其中,所述含卤素阻燃剂是含溴阻燃剂。
(9)上述(8)的电缆,其中,所述含溴阻燃剂是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含卤素阻燃剂,能偶提供一种能够满足ISO 6722中规定的CHFUS区域中的阻燃性和电池液耐受性,并且也满足低温耐受性、耐磨性和剥皮性能的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缆的特征在于,包覆层由非交联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组合物包含(A)40至84质量份的聚丙烯均聚物,(B)1至10质量份的聚丙烯系改性树脂,(C)10至30质量份的聚烯烃系共聚物,以及(D)5至20质量份的烯烃系弹性体,并且以总共100质量份的树脂(A)、(B)、(C)和(D)计,还包含1至45质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和10至80质量份的含卤素阻燃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4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