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风导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7861.1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7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鲹坂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6/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导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风导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动力单元被配置于发动机舱(动力单元室)内,并且在动力单元的车辆后方侧配置有冷却单元(被冷却体)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存在发动机舱通过车身底罩而从车辆下方侧被覆盖,并且通过车身底罩的下方侧的行驶风而对冷却单元进行冷却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9789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该结构中,例如,由于当在发动机舱内充满热量时车身底罩的下方侧的空气将被加热,因此,从有效地对冷却单元进行冷却的观点出发,具有改善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有效地对被冷却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风导入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具有:动力单元,其被配置在设置于车辆前部的动力单元室内,并产生用于使车辆行驶的驱动力;被冷却体,其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通过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第一通道,其将空气从第一导入口经过所述动力单元的车辆下方侧而引导至所述被冷却体,其中,所述第一导入口被形成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前端下部处并朝向车辆前方开口;第二通道,其将空气从第二导入口经过所述第一通道的车辆上方侧及所述被冷却体的车辆上方侧而引导至所述被冷却体的车辆后方侧,其中,所述第二导入口被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上部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例如,通过车辆行驶或风扇的工作等,而使空气穿过被形成于动力单元室的前端下部处的第一导入口而被导入至第一通道,并且使空气穿过设置于动力单元室的上部处的第二导入口而被导入至第二通道。被导入至第一通道的空气经过动力单元的车辆下方侧而作为冷却风被引导至被冷却体。由于被引导至该被冷却体的空气不与或几乎不与动力单元进行热交换,因此,被冷却体被有效地冷却。
另一方面,被导入至第二通道的空气作为冷却风,经过第一通道的车辆上方侧及被冷却体的车辆上方侧而被引导至被冷却体的车辆后方侧。因此,该空气在与动力单元进行了热交换之后,作为热气而从动力单元室被排出。如此,由于在动力单元室的第二通道内的热气被排出的同时,外部气体被导入,因此,动力单元室的第二通道内的温度被抑制得较低。由此,由于也抑制了由动力单元室的第二通道内的热量而导致的第一通道内的空气的温度上升,因此,被冷却体通过从第一通道被引导至被冷却体的空气而被有效地冷却。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中,所述第二导入口被形成于所述动力单元室的前端上部处并朝向车辆前方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由于第二导入口被形成于动力单元室的前端上部处并朝向车辆前方开口,因此,从第二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从动力单元室内的上部空间中的前端侧向后端侧流通。由此,由于从第二导入口导入的空气在与动力单元之间实施了有效的热交换之后,作为热气而从动力单元室被排出,因此,有效地抑制了动力单元室内的上部空间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中,所述第一通道被构成为,包括:第一导管,其将空气从所述第一导入口引导至所述动力单元的车辆下方侧;第二导管,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车辆后方侧且所述被冷却体的车辆前方侧,并将通过了所述第一导管内的空气引导至所述被冷却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从第一导入口被导入的空气通过第一导管而被引导至动力单元的车辆下方侧。而且,通过了第一导管内的空气被第二导管引导至被冷却体。因此,来自车辆外部的空气被有效地引导至被冷却体。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中,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相对于所述被冷却体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并且通过工作而生成从所述第一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空气流及从所述第二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空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冷却风导入结构,当相对于被冷却体而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的鼓风机工作时,将生成从第一导入口通过第一通道的第一空气流及从第二导入口通过第二通道的第二空气流。因此,动力单元室的第二通道内的热气将被有效地排放,从而被冷却体将被有效地冷却。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7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挤出吹塑制品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