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3272.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好史;岩崎修;小栗翔一郎;米山博树;胜野美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F16C3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朱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装置 | ||
1.一种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抑制液体渗入所述轴承的防水构造的至少一部分,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旋转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是隔着微小的间隙与所述壳体对向配置的抛油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油环在径向上至少包括两个部件,在外径侧配置有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油环在轴向上,在与所述壳体对向的面上具有向所述壳体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壳体在与所述抛油环对向的面上,具有隔着微小间隙容纳所述凸部的凹部,
在所述抛油环的凸部至少存在有所述两个部件的边界面。
5.一种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抑制液体渗入所述轴承的防水构造的至少一部分,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旋转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比模量大于所述旋转轴的比模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旋转轴的线膨胀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是隔着微小的间隙与所述壳体对向配置的抛油环。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9.一种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构成抑制液体渗入所述轴承的防水构造的至少一部分,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旋转部件至少包括在径向上被分割而成的外径侧部件和内径侧部件在内的两个部件,
所述外径侧部件外嵌于所述内径侧部件,
所述外径侧部件的比模量大于所述内径侧部件的比模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径侧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内径侧部件的线膨胀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是隔着微小的间隙与所述壳体对向配置的抛油环。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径侧部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13.一种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和抛油环,所述抛油环构成抑制液体渗入所述轴承的防水构造的至少一部分,且能够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所述抛油环包括:
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圆盘部,所述圆盘部从所述基底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且隔着微小的间隙在轴向与所述壳体的轴向端面对向配置;和
圆环部,所述圆环部从所述圆盘部沿轴向延伸,且隔着微小的间隙在径向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对向配置,
所述圆环部呈壁厚随着沿轴向远离所述圆盘部而变薄的锥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环部的内周面是径向长度随着沿轴向远离所述圆盘部而变大的锥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环部的外周面是径向长度随着沿轴向远离所述圆盘部而变小的锥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径向与所述圆环部对置的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凹进去的圆周槽,
所述圆周槽的所述圆盘部侧的端部在轴向上被所述圆环部遮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32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