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088.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慎吾;村上次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87 | 分类号: | C03B5/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的显示部的零件,使用平面玻璃板。在液晶显示装置,玻璃板例如用作构成薄膜电晶体驱动液晶显示装置(TFT-LCD)的玻璃基板,除此以外亦用作覆盖显示部的覆盖玻璃。
制造过程中在玻璃中所形成的气泡令玻璃制造业者烦恼。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的玻璃基板用或覆盖玻璃用的玻璃板要求极少的气泡含量。因此,于玻璃的制造过程中,为了去除气泡曾在玻璃原料中添加氧化砷或氧化锑作为澄清剂。但是由于这些澄清剂对环境的影响令人担忧,故作为不使用这些澄清剂的气泡的去除方法,例如提出有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03008号公报)中所揭示的藉由控制环境中的氢分压而抑制形成气泡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玻璃中所形成的气泡有多种多样,有即便使用如上所述的先前的方法亦无法将气泡充分去除的气泡。因此,依然要求寻找有效抑制玻璃中所形成的气泡的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成,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玻璃中的气泡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者针对抑制玻璃中的气泡的形成的方法,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
(i)尺寸为300μm以下的气泡较多是在将新的未使用的铂或铂合金制的搅拌翼(亦称为搅拌器)导入制造线中时形成,认为气泡是于澄清步骤之后所产生;
(ii)在玻璃中所形成的气泡中有以O2、N2、SO2、CO2为成分,尺寸为300μm以下的气泡主要是以CO2为成分;
(iii)认为以CO2为成分的气泡是源自有机物,且认为该有机物为油、树脂或灰尘等搅拌翼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残留物,或者源自外部的飞来物附着于搅拌翼的表面而成。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者认为只要去除铂或铂合金制的搅拌翼的与熔融玻璃接触的表面的附着物,则能够有效抑制气泡的形成。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观点而成,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准备步骤:于使玻璃生产线正式运转之前,对铂或铂合金制的搅拌翼进行热处理,藉此去除搅拌翼的与熔融玻璃接触的表面的附着物。
藉此,能够有效抑制因该附着物而在玻璃中形成气泡。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较佳为,准备步骤包括将搅拌翼浸于比正式运转时高出30℃以上的温度的熔融玻璃中。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较佳为,准备步骤包括将搅拌翼浸于黏度为120Pa·s以下的熔融玻璃中。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较佳为,准备步骤包括:将搅拌翼于偏离玻璃生产线的生产线外的状态下,浸于加热为比正式运转时与搅拌翼的表面所接触的熔融玻璃的温度高出50℃以上的环境中。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在玻璃中形成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板生产线的概略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搅拌槽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随附的图式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再者,以下的说明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1)整体构成
(1-1)玻璃的原料
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可应用于所有玻璃板的制造,尤其是更适用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或者覆盖显示部的覆盖玻璃。
于依据本发明制造玻璃板时,首先以按所期望的玻璃组成,调配玻璃原料。例如,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时,较佳为以具有如下组成的方式调配原料。
(a)SiO2:50~70质量%、
(b)B2O3:5~18质量%、
(c)Al2O3:10~25质量%、
(d)MgO:0~10质量%、
(e)CaO:0~20质量%、
(f)SrO:0~20质量%、
(o)BaO:0~10质量%、
(p)RO:5~20质量%(其中,R为选自Mg、Ca、Sr及Ba中的至少1种),
(q)R'2O:超过0.10质量%且为2.0质量%以下(其中,R'为选自Li、Na、及K中的至少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