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8627.1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跃进;张建斌;马刚晗;覃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7/10 | 分类号: | B22C1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箱 轨道 一体 转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业中砂箱用翻转机,具体地指一种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
背景技术
铸造行业中利用钢丸代替煤粉粘土来固芯的壳型线使用非常广泛。一般来说,将砂箱中的铸件倒出大都采用翻转机,但是由于壳型线的砂箱适用材料是质量非常重的钢丸,同时需要兼顾多种铸件产品,所以它非常大。
目前,大部分的翻转机工作原理为利用电机减速器带动工件夹具旋转,使运行在运输辊道上的砂箱翻转,该方法能耗较大,且由于砂箱通常只是放置在翻转机的支架上,并未固定,翻转时很容易跑偏,当需要将翻转的砂箱重新回位时,砂箱和运输辊道又容易产生错位,不适用于大型的砂箱翻转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翻转机容易跑偏、能耗过大、不适用于大型砂箱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砂箱且作业平稳的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包括带有翻转轴的转架,和用于驱动转架翻转的驱动装置,所述转架由托架和侧架构成,所述托架上铺设有砂箱辊道,所述侧架上和所述托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砂箱的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和一端与所述油缸相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上设有连接销轴,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轴与托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还包括设有油缸铰轴的油缸支承,所述油缸通过油缸铰轴安装在所述油缸支承上。
优选地,所述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还包括与所述砂箱辊道连接的减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在转架上设置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解决了砂箱翻转时容易跑偏的问题。
二、将砂箱辊道设置在转架内,使砂箱辊道与砂箱一同翻转可以防止砂箱重回轨道时产生错位。
三、采用液压油缸摆动方式,倾斜力大,倾斜角度大,可达到180度,定位精准,且对比现有使用电机减速器的翻转方式,平均节约能耗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适用于机械行业中需要翻转倾斜的装置中使用。对降低铸造壳型线的故障率具有良好效果,减少维修工作量与费用,具有较好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装载砂箱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使用时的翻转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包括带有翻转轴11的转架10,和用于驱动转架10翻转的驱动装置20,转架10由托架12和侧架13构成,翻转轴11水平设置在侧架13上。托架12上铺设有砂箱辊道14,侧架13上设有用于固定砂箱1的上定位块15,托架12上设有用于固定砂箱1的下定位块16。
驱动装置20包括油缸21和一端与油缸21相连的活塞杆22,活塞杆22的另一端与托架12相连。托架12上设有连接销轴17,活塞杆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轴17与托架12相连。
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还包括设有油缸铰轴24的油缸支承23,油缸21通过油缸铰轴24安装在油缸支承23上。
砂箱辊道14连接有用于使砂箱辊道14运行的减速电机18,以方便砂箱1在砂箱辊道14上移动。
下面结合图3、4阐述砂箱轨道一体翻转机的使用过程。
如图3所示,首先,转架10的翻转轴11和油缸支承23应保持位置相对固定,以使翻转作业能得以进行。砂箱1由生产线运输辊道输送至转架10上的砂箱辊道14上,通过在砂箱辊道14上前后运动调整位置,并利用上定位块15和下定位块16,使砂箱1固定在转架10上。
然后,如图4所示,油缸21的活塞杆22伸出,推动托架12,使转架10连同砂箱1一起沿翻转轴11翻转,于此同时,活塞杆22随着托架12的转动而发生倾斜,带动油缸21以油缸铰轴24为中心发生摆动,直至砂箱1完成翻转,将铸件倾倒出箱。当倾倒完毕后,活塞杆22缩回,拉动转架10,使砂箱1回位。砂箱1回位后,沿砂箱辊道14输送出转架10,下一个砂箱1就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