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网模式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8101.3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晖;杜伟强;葛少云;申刚;刘中胜;李小宇;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8 | 分类号: | H02J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网模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在全世界的供电系统中90%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特征的单一式供电系统,但是由于传统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当今社会许多部门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分布式发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而由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形成的微网研究更加令人关注。微网发电供能系统具有电源类型多样、控制方式复杂、运行模式多变的特点。微网中既可能包含冷/热/电联供微型燃气轮机等易于控制的电源,也可能包含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具有间歇性和不易控制的电源,同时还需要配置各种类型的储能装置,这些电源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微网电能质量问题的复杂性。微网中原始输出方式为直流的风电系统、燃料电池、光伏电源、蓄电池和高速透平等具有间歇性、复杂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特点,有关以上微电源的各种并网方案通常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将电源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对微网中逆变系统进行适当的电能质量调节具有很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在智能微电网和配电网的连接点都设置有用于并离网操作的并网开关。根据现场的实际运行模式控制需求,在智能控制装置中实现对并网开关的控制逻辑,再借助于并网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对并网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智能微电网中的并且满足IEC60870-5-104通讯标准的、全数字化的一种新型的微网模式控制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数字化的微网模式控制器,尤其适合在智能微电网中应用并且能够满足IEC60870-5-104通讯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网模式控制器,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和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总线连接的采样电路、微网模式切换电路、微网模式闭锁电路、以太网通讯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分别连接配网侧电压采集电路和微网侧电压采集电路并传送至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微网模式切换电路采集切换控制信号并传输到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输到切换控制信号执行电路;所述微网模式闭锁电路采集切换闭锁信号并传输到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输到切换闭锁信号执行电路;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以太网通讯电路与上级主站连接。将微网及配网侧的电压实时值通过采样电路传送给中央控制模块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作为并离网控制的依据。
通过微网模式切换电路,将要进行模式控制的信号通过微网模式切换电路送给中央控制模块,根据控制逻辑以及微网侧和配网侧的电压幅值进行控制运算,通过切换控制信号执行电路完成对并网开关的并离网的控制功能。
通过微网模式闭锁电路,将相关的切换闭锁信号送给中央控制模块,根据闭锁逻辑进行运算,通过切换闭锁信号执行电路完成逻辑闭锁功能。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上设有人机接口。装置通过人机接口液晶显示电路,来进行相关的人机交互操作。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与以太网通讯电路之间采用IEC60870-5-104通讯标准。装置通过以太网通讯电路,来完成通讯报文的上送和接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网模式控制器,来解决对微电网和配电网的并网开关进行可靠地并离网操作和并网点的保护问题,使得并网点的并网开关实现了智能化。这样就能使并网开关的控制安全、可靠快速,满足国家智能微电网建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图中:
1、中央控制模块 2、采样电路 3、微网模式切换电
路
4、微网模式闭锁电路 5、人机接口 6、以太网通讯电路
7、配网侧电压采集电 8、微网侧电压采集电 9、切换控制信号
路 路
10、切换控制信号执行 11、切换闭锁信号 12、切换闭锁信号执
电路 行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节电柜
- 下一篇:燃料压力传感器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