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809.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制式 rfid 读写 终端 网络 巡检 人员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2G/3G/WLAN网络规模增长迅猛,网络越来越复杂,故障多发,传统测试、维护、管理的手段低效低质或者成本很高。
目前已有无线网络质量现场测试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
通过DT、CQT测试仪表对有限的重点楼宇或者区域进行网络质量测试。优点是专业仪表测试,数据丰富准确。但是由于仪表的价格较高,测试成本太大,难以推广;测试分析人员要求高,效率低,并受测试人员主观和责任心影响。
人工DT、CQT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简单快速,对测试人员要求低,但是测试成本高,采样样本少,对偶发性的故障捕捉困难,部分测试项目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测试结果一致性差,受测试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的影响及较大。
可见,传统的网络测试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网络测试和代维巡检人员及其工作质量管理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包括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和OMC服务器平台。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用于巡检测试人员进行DT、CQT测试,用于巡检结果和测试结果上报到OMC平台;OMC平台服务器,用于巡检上报数据统计,DT、CQT测试结果数据的统计,用于巡检测试统计报表的查询和导出。
作为优选:其中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包括:无线测试模块(GSM或者CDMA),用于无线网络参数的采集,用于DT和CQT语音测试,用于测试和巡检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业务上报到OMC平台;多制式RFID读写模块,用于巡检人员的考勤管理、通信设备资产的RFID标签维护管理、巡检结果报表填写。
作为优选:其中无线测试模块(GSM或者CDMA),该模块由两个无线MODEM及相关外围电 源控制电路组成,两个MODEM能指定主叫和被叫进行DT、CQT的网络测试任务,能定时进行无线网络参数的采集。
作为优选:其中多制式RFID读写模块,包括13.56M Hz无源、900M Hz无源以及433M Hz有源RFID标签读写模块,由RFID读写芯片电路及相关天线组成,能对安装有各种类型RFID标签的室分站点和通信设备进行统计管理,由此实现对巡检测试人员工作的管理。
作为优选:其中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实现的巡检管理功能模块中包括纠错以及校验功能,即当在某一个室分站点或通信设备资产处读取其RFID标签,同时无线测试模块又能读取巡检测试地点的基站网络小区信息,只有当二者的位置信息一致时,终端才认为是正常的巡检操作;当由终端读到的RFID标签标识的位置信息和基站无线网络返回的位置信息不一致时,终端认为巡检出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终端同时具有多种制式RFID读写模块和无线网络测试模块;终端能同时实现网络测试、通信设备资产维护管理、代维巡检人员管理为一体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OMC平台服务器的详细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RFID标签录入到OMC平台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巡检上报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DT、CQT的网络详细测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图1是实用新型的基于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的网络巡检和人员管理的装置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多制式RFID读写终端和OMC服务器,终端和服务器通过CDMA或GSM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唾液样本的凝集素测试芯片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发光装置和图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