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054.0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军;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包括光热系统、光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地源热泵是节能与能源利用章节中的一个优选项,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规范对采用地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时,规定其承担采暖空调负荷的比例不小于20%。地源热泵系统中,当分集水井设置在地下室内时,众多的地埋管将穿过地下室混凝土墙,这时渗水漏水成为一个大的隐患,同时由于建筑本身的沉降会使地埋管产生形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地埋管将穿过地下室混凝土墙的安装强度较低、防水性能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安装强度、提升防水性能的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包括地埋管,所述地埋管的穿接段穿过混凝土侧壁的通孔,所述穿接段外套装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两端均与防水接头连接,所述防水接头与地埋管外接段连接。
进一步,螺纹连接管设有内螺纹,钢套管的端部和防水接头分别套装在螺纹连接管内。
在所述穿接段与混凝土侧壁的连接处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钢套管连接。
在土壤侧的钢板上安装钢框。
优选的,所述钢套管与穿接段外壁之间设有防水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完善的防水、保护以及管道连接措施,彻底解决了这一系列疑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室内分集水井侧和室外地源侧均设置了8mm的预埋钢板,加强了管道安装强度;
(2)室外地源迎土面侧增加了M10200螺栓,加强了管道安装强度;
(3)室内分集水井侧和室外地源侧的地源管均设置了电缆防水接头,加强了管道连接;
(4)室内分集水井侧和室外地源侧的地源管均设置了带内螺纹的钢套管,加强了管道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 地埋管;2. 钢套管;3. 预埋钢板(8mm);4. 钢框(4mm);5. 螺栓(M10200);6. 螺纹连接管;7. 防水接头;8. 防水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地源管套管安装结构,包括地埋管1,所述地埋管1的穿接段穿过混凝土侧壁的通孔,所述穿接段外套装钢套管2,所述钢套管2的两端均与防水接头7连接,所述防水接头7与地埋管外接段连接。
进一步,螺纹连接管6设有内螺纹,钢套管2的端部和防水接头7分别套装在螺纹连接管6内。
在所述穿接段与混凝土侧壁的连接处设有钢板3,所述钢板3与所述钢套管2连接。
在土壤侧的钢板3上安装钢框4。可以选择通过螺栓5安装,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方式。
优选的,所述钢套管2与穿接段外壁之间设有防水填充层8。
本实施例中,在土建施工阶段,先预埋钢套管2、预埋8mm钢板3、预埋4mm钢框4及预埋M10200螺栓5;在管道施工阶段,从土壤侧到室内侧,依次安装带内螺纹钢套管6和 电缆防水接头7;从而完成室内外侧地源管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