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石地层盖板式密排微型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6566.5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2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王宁;龚剑玄;晏宾;曹春侠;郑立宁;康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板式 微型 钢筋混凝土 桩支挡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边坡防护加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漂石地层盖板式密排微型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区房屋等工程建设或边坡工程治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场地内分布较厚层的松散坡残积碎石土,其间夹杂大量的漂石和块石,也称之为漂石地层,其密实性不均匀、空隙大,难以满足边坡稳定的承载力、变形的需要。而由于漂石地层形成时代为新近沉积,其中含有大量卵石,其粒径多为20~50cm,最大3m,大小极为悬殊,粒间常见架空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卵石粒将会重新排列,将会造成漂石层坡体的不均匀变形甚至滑移,从而影响其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边坡稳定性。为了解决漂石地层的不稳定变形问题,目前含漂石层的场地广泛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支挡结构,这种支挡结构一般由1到2排等长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与桩顶连系梁组成,通过桩顶连系梁来增强支挡结构的纵向刚度,与桩组合共同承担对坡体的支挡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中的桩体较长,因此建造成本较高,同时坡体含漂石成空困难,或出现桩孔垮塌现象,不利于建筑物和边坡的安全以及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漂石地层盖板式密排微型钢筋混凝土桩支挡结构,这种支挡结构不仅具有较强的边坡防护能力,而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微型钢筋混凝土桩,在微型钢筋混凝土桩的顶端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盖板,其中各相邻2组的微型钢筋混凝土桩交叉设置,微型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桩径为150~250mm,且相邻2组微型钢筋混凝土桩的长度由支护面向坡体方向逐渐顺序变短。交叉设置的微型钢筋混凝土桩提升了桩间土的协同作用,同时,灌注混凝土也可以填充漂石层的空隙,具有一定的固结作用,解决了漂石地层成孔困难和极易出现的垮孔问题。而钢筋混凝土盖板则将整个支挡结构中所有的微型钢筋混凝土桩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支挡结构横向和纵向刚度,同时也能减少坡体上部雨水等渗入,有效避免了雨水对支护体系产生的不利影响,桩长逐渐顺序变短的设计也有利于降低工程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漂石地层坡体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节约了建造成本,并显著提高对坡体的稳定性,解决了漂石地层成孔困难和极易出现的垮孔问题,确保了工程或建筑物的安全,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码说明:1-支护侧微型钢筋混凝土桩;2-中间微型钢筋混凝土桩; 3-坡体侧微型钢筋混凝土桩;4-钢筋混凝土盖板;5-坡体;6-坡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示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微型钢筋混凝土桩及其上部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构成,其中微型钢筋混凝土桩分设有3排,相邻各排呈交叉设置。支护侧微型钢筋混凝土桩(1)位于坡底(6)边,其桩身长度较长,而中间微型钢筋混凝土桩(2)较支护侧微型钢筋混凝土桩(1)稍短,坡体侧微型钢筋混凝土桩(3)其桩身长度最短,形成由支护面向坡面方向逐渐顺序变短之势。在微型钢筋混凝土桩的上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盖板(4),在具体实施时,该钢筋混凝土盖板一般采用现场浇筑,与微型钢筋混凝土桩形成整体,以提高支挡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止水效果,从而有效防止坡体(5)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微型钢筋混凝土桩的形状和数量均应不受本实施例中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6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废汽车拆解场地油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渗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