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鼠安全快速固定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6300.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舜;尹海燕;范亚朋;魏焦禄;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全学荣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鼠 安全 快速 固定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动物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用大鼠固定床。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研究中常常使用大鼠进行动物实验,但缺乏能够快速、安全固定大鼠的专门装置,现有的固定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大鼠的固定时间长,大鼠容易逃脱,大鼠不易保持安静且死亡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鼠安全快速固定床,能迅速固定大鼠,大鼠死亡率低且不易逃脱,大鼠易保持安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鼠安全快速固定床,包括床体、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第三柔性带;所述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第三柔性带的一端依次固定在床体的一个侧面上,其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并绕过床体的顶面后分别与设置在床体的另一侧面上的第一快速连接装置、第二快速连接装置、第三快速连接装置相连接,第三柔性带的宽度小于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的宽度并位于床体接近端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还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分为二个部分,分别与侧面、另一侧面的底端连接并位于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的顶面设置有复数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一快速连接装置、第二快速连接装置、第三快速连接装置均为粘扣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设置有网孔。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顶面的宽度为5cm,所述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的宽度为3cm、长度为15cm,第三柔性带的宽度为1c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鼠安全快速固定床,第一柔性带捆缚于大鼠腋下、第二柔性带捆缚于大鼠髂骨上,第三柔性带固定大鼠尾部和足踝,并通过床体的顶面设置通孔和第一柔性带、第二柔性带设置的网孔,方便对大鼠腹部和背部进行针灸等治疗。
本实用新型能迅速、安全固定大鼠,大鼠死亡率低且不易逃脱,大鼠易保持安静;较少固定大鼠的时间,降低大鼠死亡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置有快速连接装置的床体另一侧面3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侧面、3-另一侧面、4-顶面、5-底部、6-第一柔性带、7-第二柔性带、8-第三柔性带、9-第一快速连接装置、10-第二快速连接装置、11-第二快速连接装置、41-通孔、61-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81-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鼠安全快速固定床,包括床体1、第一柔性带6、第二柔性带7、第三柔性带8;第一柔性带6、第二柔性带7、第三柔性带8的一端依次固定在床体1的一个侧面2上,其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71、第三连接部81并绕过床体1的顶面4后分别与设置在床体1的另一侧面3上的第一快速连接装置9、第二快速连接装置10、第三快速连接装置11相连接,第三柔性带8的宽度小于第一柔性带6、第二柔性带7的宽度并位于床体1接近端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床体1还包括底部5,底部5分为二个部分,分别与侧面2、另一侧面3的底端连接并位于其外侧。
进一步的,床体1的顶面4设置有复数个通孔41。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71、第三连接部81、第一快速连接装置9、第二快速连接装置10、第三快速连接装置11均为粘扣带。
进一步的,第一柔性带6、第二柔性带7设置有网孔。
优选的,床体1的顶面4的宽度为5cm,第一柔性带6、第二柔性带7的宽度为3cm、长度为15cm,第三柔性带8的宽度为1cm。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6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