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蹦床防护垫及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5342.2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希龙;郑灿敏;颜世平;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希龙 |
主分类号: | A63B6/00 | 分类号: | A63B6/00;A63B5/1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蹦床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蹦床连接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蹦床防护垫及蹦床。
背景技术
目前蹦床包括由边框管、腿管组成的支架、跳布、弹簧、三角环及防护垫,市场上应用最多的蹦床防护垫的连接,是在防护垫的内外边缘上缝纫一定数量的系带,再将系带固定在蹦床的支架上。此类固定结构为点式连接,相邻两条系带之间存在间隙,蹦床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摩擦移动等因素,造成防护垫偏离正常位置,或内边缘的系带脱开,暴露出防护垫与弹簧之间的缝隙,易使弹簧等连接件裸露在外面,在蹦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将脚不小心伸到此缝隙中造成夹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蹦床防护垫及蹦床,能把防护垫紧紧地固定在蹦床上,避免防护垫与弹簧之间的缝隙伤人, 且使防护垫与蹦床支架的连接过程更便捷,进一步增强蹦床使用的安全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蹦床防护垫,包括:面层、背层、夹在中间的泡棉及防护垫外边缘的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内边缘背层下面设置长条底衬带,长条底衬带上均匀间距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穿入连接跳布的尼龙绳。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衬带开口为长条口,开口长度方向与长条底衬带的长度方向相同。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层的内边缘向下折弯与下面的背层及背层下面的长条底衬带缝纫为一体,所述面层的外边缘与和背层及所述系带缝纫在一起。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护垫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长条底衬带为高密度尼龙织物。
一种蹦床,包括由边框管、腿管组成的支架、跳布、跳布边缘上的三角环、弹簧及防护垫,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蹦床防护垫,所述防护垫放在蹦床的弹簧上面,其长条底衬带靠近跳布,所述尼龙绳依次穿过长条底衬带上的开口和跳布边缘上的三角环,尼龙绳的两端拉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用一根尼龙绳依次穿过底衬带上的开孔和跳布边缘处的三角环后,将尼龙绳收紧系牢即可将防护垫牢固的固定起来,不易移动和脱落,避免防护垫与弹簧之间的缝隙伤人,增强了蹦床使用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蹦床防护垫剖面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蹦床防护垫组装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蹦床防护垫与蹦床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蹦床防护垫的实施例,包括:面层1、背层2、夹在中间的泡棉3及防护垫外边缘的系带4。所述防护垫内边缘背层2下面设置长条底衬带5,长条底衬带5上均匀间距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穿入连接跳布10的尼龙绳8。
上述底衬带开口6为长条口,开口6长度方向与长条底衬带5的长度方向相同。为了防止底衬带5上的开口6撕裂,长条底衬带5为高密度尼龙织物或其他高强柔性材料制成。开口6用缝纫线或封口环封口。
将上述面层1的内边缘向下折弯与下面的背层2及背层下面的长条底衬带5缝纫为一体,中间填充上泡棉3,将面层1的外边缘与和背层2及所述系带4缝纫在一起。
上述的防护垫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防护垫的面层和背层为皮革、人造革或织物制成。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蹦床的实施例,包括由边框管、腿管组成的支架、跳布10、跳布10边缘上的三角环9、弹簧7及防护垫11,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蹦床防护垫,将多个弧形的防护垫11放在蹦床的弹簧7上面,条状底衬带5靠近所述跳布10的边缘,将尼龙绳8依次穿过条状底衬带5上的开口6和跳布10边缘上的三角环9,全部连接完成后,将尼龙绳8的两端拉紧固定,即可将防护垫11牢固的固定起来,不易移动和脱落,极大的增强了安全性能。防护垫11的外边缘再用系带4固定在蹦床支架上,见图3。
蹦床采用上述防护垫11的连接结构,当尼龙绳8拉紧固定后,防护垫11不易移动,开口6被防护垫11的内边缘盖住,防护垫11紧靠跳布10,弹簧7等连接件都被防护垫11覆盖,提高了蹦床的使用安全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希龙,未经朱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5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