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FPSO惰性气体管系统连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125.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钧;汪丹萍;王美琴;庞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08 | 分类号: | B63B25/08;B63B2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fpso 惰性气体 系统 连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际专利分类B63B船用设备技术或B63J船上辅助设备,尤其是改进型FPSO惰性气体管系统连接设备。
历史上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除氦为1s外,其余均为8电子构型(ns2np6,均为上标),而这两种构型均为稳定的结构。因此,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过去人们曾认为他们与其他元素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称之为“惰性气体”。
现有FPSO类涉及油船技术中,惰性气体常被广泛使用,比如用于置换空置的储油舱中的空气或挥发的可燃气体,以实施防爆作业。
200780040380油轮的配管结构中,在矿石/油多用途船的中央货油舱(34)的上部,以夹在纵通隔壁(32)与舱口(38)之间的方式形成有大致矩形截面的密封结构的管通路(42)。从泵房出来朝向船体中央部的船岸接口(48)的货油送出管(50)的两根通过右舷管通路,而剩余一根通过左舷管通路。右舷管通路仅仅到达船体中央部,而左舷管通路延伸到达船头附近,在该左舷管通路中通过有惰性气体管(5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FPSO惰性气体管系统连接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措施在于:发电机组连接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连接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和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发电机组连接甲板压载舱和惰性气体压缩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合理的管路设置,保持舱内和管线输送压力,清除和置换出货舱以及输油管线内的挥发气体,以使管通路内不会滞留可燃气体而导致火灾事故。安全性能提高,同时,保持管线不暴露在海浪或海风中,可抑制生锈,并控制维护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柴油输油泵1,存储罐2,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输送泵管路5,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7,备用管路8,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9,甲板水封10,惰性气体压缩机组11,发电机组12,分布装置13,船外输送端14,外输油料开放模块15,精制油气管路16,服务/仪表空气系统17,净水管路18,机舱海水吸头19,货物油及污水外排泵20。
附图标记包括:柴油输油泵1,存储罐2,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输送泵管路5,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7,备用管路8,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9,甲板水封10,惰性气体压缩机组11,发电机组12,分布装置13,船外输送端14,外输油料开放模块15,精制油气管路16,服务/仪表空气系统17,净水管路18,机舱海水吸头19,货物油及污水外排泵20。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发电机组12连接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连接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7和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9,发电机组12连接甲板压载舱10和惰性气体压缩机组11。
前述中,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连接柴油输油泵1和输送泵管路5,输送泵管路5连接存储罐2和外输油料开放模块15。
前述中,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通过惰性气体压缩机组11连接货物油及污水外排泵20,甲板压载舱10连接分布装置13和船外输送端14。
前述中,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7和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9连接机舱海水吸头19。
前述中,发电机组12引出精制油气管路16、服务/仪表空气系统17和净水管路18。
本实用新型中,柴油输油泵1向发电机组12供油发电,同时惰性气体核心生成区6将发电外排的脱氧尾气经过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冷却同时进行脱硫制得惰性气体备用,然后,输送到存储罐2,以惰性气体配合输送设备,将注入惰性气体的海水经过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注入甲板压载舱10,同时,经过输送泵管路5将惰性气体输送到外输油料开放模块15填充货油舱上部空间;海水冷却惰性气体模块3、惰性气体顶推海水密封装置4、冷却惰性气体配送模块7和海水顶推惰性气体密封装置9连接机舱海水吸头19;同时,惰性气体经过惰性气体压缩机组11连接货物油及污水外排泵20;甲板压载舱10连接分布装置13和船外输送端14;发电机组12引出精制油气管路16、服务/仪表空气系统17和净水管路18;同时,惰性气体经过管线注入甲板压载舱10;备用管路8经由发电机组12引出连接服务/仪表空气系统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