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具柜门状态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0872.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浩 |
主分类号: | E05B43/00 | 分类号: | E05B43/00;E05B45/06;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门 状态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柜员机或重要场所锁具门的安保技术,尤其是一种能实时了解监控锁具工作状态的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锁具柜门状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金库门、自动柜员机、保险箱、保险柜、枪柜、保密文件柜等都是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设备,一般会安装高安全性的锁具,而由于这些设备门结构的设计限制,这些锁具与安装这些锁具的设备门之间的配合大部分使用的是门栓结构,没有自动闭锁机构。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由于操作人员大意,在完成操作后未将锁具门关好锁上;另一个问题是操作人员故意将门虚掩,为后续盗窃作好准备。对这两个问题目前无相关的技术措施保障,很难发现此类安全隐患,只有当发生失窃案后才能发现,但也很难判断出是用钥匙开门、撬门还是门未关造成得的。造成了很大的完全隐患,必须加以克服。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是在管理制度上进行解决,比如规范操作流程、使用视频监控手段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故意)而造成门虚掩不关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金库门、自动柜员机、保险箱等在门未关严或操作人员故意留门时不能及时发现易造成重大失窃案件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及时对此类现象进行报警以杜绝安全隐患的锁具柜门状态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锁具柜门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带有短距离通讯模块A的锁具控制器1,该锁具控制器1能在规定的时间将锁具门开或闭的状态通过短距离通讯模块A向外发送;
一中转设备2,该中转设备2带有短距离通信模块B和远距离通讯模块C,该中转设备2被安装在锁具控制器1的周围,并能接收锁具控制器1中的短距离通讯模块A发送的状态信号;同时能通过远距离通讯模块C与控制中心计算机3进行通讯;
一控制中心计算机3,该控制中心计算机3带有远距离通讯模块D,该控制中心计算机3用于接收中转设备2发送的锁具门开或闭的状态,并能按规定发出报警信息以通知相关人员或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一种锁具柜门状态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在锁具控制器中安装一个短距离通讯模块,同时在锁具周围安装一个固定的或由操作人员手持的能将锁具控制器开门状态的信号中转至控制中心计算机的中转设备;
其次,当锁具打开后,锁具控制器立即发送一个包括锁具位置信息或编号的开门状态信号给中转设备,中转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被打开锁具的打开状态信号发送到控制中心计算机中;
第三,如果锁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则锁具控制器自动发送一个闭门信号给控制中心计算机;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锁具门未闭合,则锁具控制器自动发出报警提示并通过中转设备通知控制中心计算机;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中转设备未接收到锁具控制器发出的锁具闭合信号,则中转设备自动将报警信息通知控制中心计算机;
如果控制中心计算机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中转设备送来的锁具已闭合的信号,则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供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
所述的手持中转设备为带有短距离通信模块和远距离通讯模块的PDA。它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控制中心计算机实现远程通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锁具控制器实现近程通讯。
所述的固定中转设备为带有短距离通信模块和远距离通讯模块的路由器。它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控制中心计算机实现远程通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锁具控制器实现近程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发现未关锁的情况,以便控制中心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从技术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1、图1-2、图1-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1是锁具控制器1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2是中转设备2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3是控制中心计算机3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浩,未经闵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0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污染烃流的改质方法
- 下一篇:阳离子创面修复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