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373.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华;灌宏;李建和;杨广;谢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式田 字形 框架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属于油田对油井或集油管道中的油气水进行气液粗分离技术领域。
油田在天然气提取湿气燃料、采出水利用、采出水处理试验等过程中,需要对油井或集油管道中的油气水进行气液粗分离。通常的方法加一个容积式分离器。容积式分离器的内部空间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但容积式分离器属于压力容器,使用不当会发生爆炸事故,不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检测不允许异地使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
一种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无缝钢管焊接后,中部形成4个空窗,结构呈田字形状,上部的一侧连接有气液进口,上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气体出口,下部的一侧连接有液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油气水在分离器内循环、分离充分,上部可以取气,下部可以取水。
本实用新型易于制造,使用安全,达到粗分离的目的,可应用于油田对油井或集油管道中的油气水进行气液粗分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易于制造,使用安全,达到粗分离的目的,可应用于油田对油井或集油管道中的油气水进行气液粗分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管式田字形框架气液分离器,采用无缝钢管5焊接而成;无缝钢管5焊接后,中部形成4个空窗4,结构呈田字形状,无缝钢管5内径小于150mm;上部的一侧连接有气液进口1,上部的另一侧连接有气体出口2,下部的一侧连接有液体出口3。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井下检测装置用密封外壳
- 下一篇:三级井下液控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