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8414.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韩傅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洲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299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特别涉及一种矿用可折卸移动式无源救生舱。
背景技术
救生舱一般为密闭性的舱体结构,有一定容积,根据具体需要,具有良好的牢固性、隔热性、防水性、保温性、动力性、耐压性等,通常为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根据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太空救生舱、潜艇救生舱、航海救生舱、航空救生舱、矿井救生舱等。现国内矿山安全避险无很好的措施,为在很好保护灾变发生后人员安全,设计一种钢结构救生舱;现有的矿井救生舱用于矿难发生后的紧急避难,放置于矿山井下作业面附件;现有的矿井救生舱在遇险人员无法撤离危险区域时不能迅速躲进救生舱,救生舱不能自给自足,不能有效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及氧气缺乏等危害,没有生命生存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逃生方便,避险安全,提供生命生存保障,舱内环境更适宜生存的救生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救生舱,包括缓冲舱体,缓冲舱体为冷冲压瓦楞钢结构缓冲舱体,所述缓冲舱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水密门与第三水密门,第一水密门为后八点定位水密门,第三水密门为后八点定位水密门,缓冲舱体上设有第二水密门,第二水密门为中部紧急逃生水密门,缓冲舱体内设有氧气储备舱与生命保障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储备舱内设有第一检测仪,第一检测仪为舱内便携式多气体快速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上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为矿用压风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上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为抗静电密封保温层,保温层采用高效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氧气瓶。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第二检测仪,第二检测仪为舱外多气体快速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制冷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救生舱,由于所述缓冲舱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水密门与第三水密门,缓冲舱体上设有第二水密门,缓冲舱体内设有氧气储备舱与生命保障系统,所以第二水密门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紧急情况下,避险人员能够借此逃生,氧气储备舱用于储备氧气,生命保障系统能保障舱内环境适宜生存。由于所述氧气储备舱内设有第一检测仪,所以第一检测仪用于检测氧气。由于所述缓冲舱体上设有连接口,所以连接口与井下有线通讯系统连接。由于所述缓冲舱体上设有观察窗,所以观察窗便于随时观察舱外的变化情况。由于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保温层,所以救生舱能保持恒温。由于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氧气瓶,所以氧气瓶用于自备氧气。由于所述缓冲舱体内设有第二检测仪,所以第二检测仪用于检测氧气瓶发出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救生舱,包括缓冲舱体8,缓冲舱体8为冷冲压瓦楞钢结构缓冲舱体,缓冲舱体8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水密门2与第三水密门12,第一水密门2为后八点定位水密门,第三水密门12为后八点定位水密门,缓冲舱体8上设有第二水密门3,第二水密门3为中部紧急逃生水密门,第二水密门3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紧急情况下,避险人员能够借此逃生,缓冲舱体8内设有氧气储备舱4与生命保障系统13,氧气储备舱4用于储备氧气,生命保障系统13能保障舱内环境适宜生存,氧气储备舱4内设有第一检测仪5,第一检测仪5用于检测氧气,第一检测仪5为舱内便携式多气体快速检测仪,缓冲舱体8上设有连接口1,连接口1为矿用压风连接口,连接口1为与井下有线通讯系统连接的接口,缓冲舱体8上设有观察窗6,观察窗6便于随时观察舱外的变化情况,缓冲舱体8内设有保温层7,保温层7为抗静电密封保温层,保温层7采用高效隔热材料,救生舱能在55℃左右的条件下,维持不小于1.8h,在30℃左右的条件下,维持不小于94.2h;缓冲舱体8内设有氧气瓶9,氧气瓶9用于自备氧气,缓冲舱体8内设有第二检测仪10,第二检测仪10用于检测氧气瓶9发出的氧气,第二检测仪10为舱外多气体快速检测仪,缓冲舱体8内设有制冷剂11,制冷剂11为储备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救生舱,缓冲舱体8采用高强度的锰钢材料,结构坚固,可承受最大冲击波压力不低于0.3MPa,缓冲舱体8为分体组装式结构,采用十五个基本结构单元组装而成;缓冲舱体8组装采用外法兰拼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救生舱便于运输、吊装、牵引等可移动装置,适合煤矿井下环境条件;配备有足量的食品、饮水、药品以及其他必备物资,并且配置了人体排泄处理装置,保障避险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备有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危险缓减后避险人员可佩戴自救器转移或撤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洲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洲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8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土壤地表微地形起伏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窗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