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3452.7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居焕;庄金平;曹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楼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支架。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直径一般比较小,容易被踩踏变形。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允许直接踩踏在楼板负筋上,但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可靠的保护措施情况下,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等就直接落在楼板负筋上,造成楼板负筋变形严重、保护层厚度过大,从而导致楼面开裂,甚至使楼板承载力降低而导致楼板坍塌,影响结构安全。为确保楼板的承载力,业内采取对楼板负筋进行支撑。
目前,楼板负筋支撑方法主要采用钢筋马凳和塑料马凳,但这种支撑方式仍有不足之处:
1、钢筋马凳制作高度难以控制、偏差较大,施工时容易因人为因素局部漏放或错放导致马凳数量不足或放置位置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时马凳位置容易移动等,从而影响支撑效果;
2、塑料马凳产品不环保,强度不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且不能与混凝土很好的粘结在一起,影响工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支架,能有效固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的位置,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控制效果好,成本较低,人工操作简便的优点,从而确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杆和复数个支脚,所述复数个支脚呈一排布置,并相隔有距离地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采用直径为8mmHPB300钢筋拉拔成6mm后加工而成,长度为1000mm;所述支脚采用直径为4mm钢丝材料制作,并加工成“八”字形撑开,支脚顶端焊接在支杆上。
进一步的,处于支杆两端的支脚距离支杆端头均为75mm,相邻两支脚之间的距离均为170mm,支脚高度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减去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负筋及支杆直径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固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的位置,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控制效果好,成本较低,人工操作简便的优点,从而确保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筋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筋支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筋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支架1,包括一支杆11和复数个支脚12,所述复数个支脚12呈一排布置,并相隔有距离地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11上。
所述支杆11采用直径为8mmHPB300钢筋拉拔成6mm后加工而成,长度为1000mm;所述支脚12采用直径为4mm钢丝材料制作,并加工成“八”字形撑开,支脚12顶端焊接在支杆11上。
处于支杆11两端的支脚12与支杆11端头的距离D1均为75mm,相邻两支脚12之间的距离D2均为170mm,结合图3和图4所示,支脚12高度h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的厚度H减去楼板负筋保护层3的厚度c、负筋4的直径d1及支杆11的直径d2之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负筋支架使用时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绑扎楼板负筋4之前,在离梁5边缘第一排负筋分布筋6处及往板跨中间方向间隔负筋分布筋6处布置楼板负筋支架1,并代替相应处的负筋分布筋6;
(2)绑扎楼板负筋3,楼板负筋3放在负筋支架1上用铁丝绑扎即可;其余操作过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固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负筋的位置,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控制效果好,成本较低,人工操作简便的优点,从而确保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木地板自动理料上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