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护光纤热缩套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063.0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施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志飞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朱志祥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光纤 套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中用于尾纤通过熔焊对接时的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保护光纤热缩套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到户的不断普及,光纤的使用量呈几何级增加。特别是在中心机房内,传统的光纤的成端和连接使用的光纤配线架数量也需要随之增加。对原有的机房来说,只有通过扩容来增加。通过对传统光纤配线架的分析,我们发现光纤的余长收容占了光纤配线架中近1/3的空间。
现在机房内使用的光纤跳线,都是工厂预制的定长跳线,一般为5米或10米,如果将光纤跳线能够在机房内现场按需要长度制作,就可以省去余长的收容,光纤配线架的宽度可以缩小1/3左右,甚至可以将光纤配线箱装入标准机柜内实现光纤配线架的功能,一般光纤配线架的宽度为900mm,标准机柜的宽度为600mm。
现有技术中,能实现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光纤快速连接器,将一根单芯光缆两头分别做好。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但由于采用冷接技术,可靠性较差,后向反射指标达不到要求,一般只用于光纤链路的末端,即光纤到户的入户端。另外,这种方法的成本也比较高;另一种方法是,现场组装后端面研磨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耗时,做成的质量难以保证,一般用于大楼的综合布线场合,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地方。但对于一些对性 能指标要求较高的场所,如主干机房等,上述这两种技术便无法满足要求,不适合用于主干机房内的光纤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现场制作的光纤连接器的熔接部分的保护以确保光纤熔接点能够承受同光纤连接器其他部分相同的抗拉及抗压等使用要求的用于保护光纤热缩套管的装置,包括外壳主体和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主体设置于两根尾纤熔接处,所述的外壳主体由两个半圆形结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体结构,外壳主体两端设有螺纹分别与一对左右相向的螺帽螺纹连接,构成整体。
所述的两根尾纤熔接处设有光纤热缩套管,所述的光纤热缩套管设置于外壳主体内部。
所述的外壳主体两端螺纹端外侧延伸段上设有齿状结构。
所述的尾纤上设有芳纶纤维,芳纶纤维绕裹在外壳主体的螺纹区域。
所述的两个半圆形的外壳主体的贴合面上设有定位及卡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外壳主体合成圆柱的筒状结构,可以使施工更简单,熔接后再组装。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主体及螺帽都实现对称设计,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热缩管保护装置能够解决现场无法制作高品质的光纤连接器的问题,其热缩管保护装置可保证光纤连接器整体的抗拉,抗压等强度指标,从而 既可以保证光纤链路的高可靠性,又能保证光的损耗及后向反射指标满足要求。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纤热缩套管保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形状及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装后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外壳主体 2.螺帽 3.光纤热缩套管 4.尾纤 ;
指定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其通过两根尾纤对接,做成一根光纤连接器。其中光纤的对接采用光纤熔接机焊接,接头部分用光纤热缩管保护,同时在热缩管的两端增加一个热缩管保护装置,保证光纤连接器整体的抗拉,抗压等强度指标,以保证光纤链路的高可靠性及光的损耗和后向反射指标满足要求,同时大大降低制作成本。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热缩管保护装置,其包括2个半圆形的外壳主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体、一对螺帽左右相向与外壳主体 组装在一起;需要连接的两根尾纤,从两端穿过螺帽,在外壳主体的中点熔接。连接点有光纤热缩套管保护,也置于外壳主体中间。尾纤上的芳纶纤维绕裹在外壳主体的螺纹区域,拧紧螺帽可以是两个外壳主体紧密地贴合,芳纶纤维被嵌在螺纹中间,使得尾纤所受的张力由一端芳纶纤维传导至外壳后再传到另一端的芳纶纤维上,从而绕过熔接点及热缩保护套管。外壳主体的两端设有齿状结构,螺帽拧紧的同时,可以夹紧尾纤的外护套,半圆形的外壳主体的贴合面上有定位及卡口结构,保证两者合成圆柱体时不会错位和翘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志飞,未经施志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高功率器件
- 下一篇:一体化雨量自动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