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000.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泰(上海)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油水分离器需要一个复杂、繁琐的装置进行油水分离,不仅成本很高,而且装置效率缓慢,一旦出现问题,修理工作是非常费时费力,对于生产过程中排出来的油水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处理干净,导致工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的油水分离装置来取代传统复杂的油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并且可以在生产过程的同时对排出来的油水进行第一时间进行分离,大大提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橡胶管、转盘、刮油板、卡盘,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左右两侧连接转盘及另一转盘,转盘及另一转盘的外缘侧面分别设有凹槽,转盘及另一转盘通过橡胶管连接,并且橡胶管卡在转盘及另一转盘的凹槽内;位于转盘及另一转盘之间的橡胶管的上侧及下侧分别设有刮油板及另一刮油板,刮油板及另一刮油板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外壳连接;转盘及另一转盘之间正下方的外壳上连接排油漏斗,排油漏斗的下方连接排油管。
所述的刮油板及另一刮油板的一侧分别设有U型槽及另一U型槽,并且U型槽及另一U型槽的低端分别抵接橡胶管。
所述的转盘的上侧及左侧分别设有卡盘及另一卡盘。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简单的油水分离装置来取代传统复杂的油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并且可以在生产过程的同时对排出来的油水进行第一时间进行分离,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刮油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另一刮油板的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3,1为转盘,2为另一转盘,3为橡胶管,4为外壳,5为刮油板,6为另一刮油板,7为卡盘,8为另一卡盘,9为U型槽,10为另一U型槽,11为排油漏斗,12为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4内左右两侧连接转盘1及另一转盘2,转盘1及另一转盘2的外缘侧面分别设有凹槽,转盘1及另一转盘2通过橡胶管3连接,并且橡胶管3卡在转盘1及另一转盘2的凹槽内;位于转盘1及另一转盘2之间的橡胶管3的上侧及下侧分别设有刮油板5及另一刮油板6,刮油板5及另一刮油板6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外壳4连接;转盘1及另一转盘2之间正下方的外壳4上连接排油漏斗11,排油漏斗11的下方连接排油管12。
刮油板5及另一刮油板6的一侧分别设有U型槽9及另一U型槽10,并且U型槽9及另一U型槽10的低端分别抵接橡胶管3。
转盘1的上侧及左侧分别设有卡盘7及另一卡盘8。
橡胶管3为闭环进不停的被转盘1及另一转盘2带动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橡胶管3上会粘附上油块,通过刮油板5及另一刮油板6时,橡胶管3上的油块会被刮下,刮下的油块被掉入至排油漏斗11,由排油管12进行排出,这样不停往复循环作业,可以简单、快速的将油块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泰(上海)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日泰(上海)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重相物料分离装置
- 下一篇:屏蔽放射源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