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读写器的接收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384.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奎;丁一;丁颜玉;吴劲;路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大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读写 接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的接收端电路。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一个基本的射频识别系统包括读写器和应答器(也称电子标签)两个部分,而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读写器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实现对附着有电子标签的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 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其非接触性、方便快捷、存储信息量大等优点而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物流管理、交通管理、门禁系统、生产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根据电子标签的供电方式不同,电子标签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而对于无源电子标签,其是通过自身的标签天线感应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进而产生整个标签芯片的工作电源。然而,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的通信过程中,无源电子标签返回到读写器上的10%调制深度的通信信号容易被噪声以及天线匹配等原因造成数据堙没,因此这样对读写器接收端的性能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于通信信号的质量,其会随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距离的拉长而降低,从而导致通信信号解调出错,因此在设计中就形成了通信信号质量和接收端性能的折衷,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既定的远距离工作,则需要设计性能良好的读写器接收端电路架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以及能够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精确解调的RFID读写器的接收端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RFID读写器的接收端电路,包括用于将采集时钟信号转换成与采集时钟信号频率相同并且相位差为83°~98°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分相单元,以及用于根据输入的射频信号的相位使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进行相位延迟,并当由第二时钟信号相位延迟后得到的第四时钟信号与射频信号的相位差为0°~8°时,则将由第一时钟信号相位延迟后得到的第三时钟信号输出的相移单元;
所述分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相移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分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相移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相移单元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去载波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
进一步,所述的分相单元包括第一数控模块和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反相器和第三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作为分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反相器,所述的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n个分相支路;
每个分相支路均包括传输门以及与传输门输出端连接的反相器,而每个分相支路的传输门的信号输入端均与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数控模块的n个输出端分别与n个分相支路的传输门的控制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相邻两个分相支路中前一个分相支路的反相器的输出端与后一个分相支路的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而最后一个分相支路的反相器的输出端作为分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相移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最后一个分相支路的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相移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相移单元包括鉴频鉴相器,所述鉴频鉴相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以及用于接入射频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鉴频鉴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数控模块,所述第二数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时钟信号进行相位延迟的第一延迟线模块以及用于对第二时钟信号进行相位延迟的第二延迟线模块,所述第一延迟线模块的输出端作为相移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延迟线模块的输出端与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分相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延迟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相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延迟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线模块的输出端与去载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相单元用于将采集时钟信号转换成与采集时钟信号频率相同并且相位差为85°~95°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
进一步,所述相移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射频信号的相位使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同步进行相位延迟,并当由第二时钟信号相位延迟后得到的第四时钟信号与射频信号的相位差为0°~5°时,则将由第一时钟信号相位延迟后得到的第三时钟信号输出。
进一步,还包括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所述去载波单元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进而与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大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大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牛的电子耳标
- 下一篇:不孕籽中纤维的清理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