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009.2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峰;赵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7 | 分类号: | G01F1/37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流量的测量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弯管流量计。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流体流量测量器具,一般有孔板、涡街、转子式等,其传感器内部具有插入件,因此具有附加压力损失;传感器易磨损,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前后直管段要求严格,安装位置不好选;而且法兰连接,易泄漏,维修量大。以孔板流量计为例,其孔板极易被循环水沾污或堵塞,其节流口的直角部份即使是轻微的沾污也会对测量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安装方便的弯管流量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弯管流量计,包括呈90°弧形的弯管,所述的弯管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各开设有正压通孔与负压通孔,所述的正压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正引压管,所述的负压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负压通管,所述的正压通孔与所述的负压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的弯管的同一曲率半径上,所述的正压通孔的位置位于从所述的弯管某一端始圆心角为45°。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正压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的负压通孔的孔径相同。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正引压管的管径与所述的负压通管的管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测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弯管流量计系统测量精度高达1%或 1.5%,重复性准确度则高达0.2%;
2、无附加压力损失:弯管传感器没有任何插入件或节流件,因此在测量流量过程中不会对被测流体造成附加压力损失,可节省流体输送的动力消耗,节约能源;
3、适应性强:弯管传感器可在高温、高压、粉尘、振动、潮湿及其它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
4、量程范围宽:流速测量范围:液体介质为0.2~12米/秒, 蒸汽或气体介质为5~160米/秒的。管径范围: φ10~φ2000mm;
5、直管段要求不严格:直管段前5D后2D即可充分满足使用要求;
6、使用寿命长:弯管传感器耐温、耐压、耐腐蚀、耐磨损、耐振动性能好,并对微量磨损不敏感。传感器经特殊加工处理后寿命至少与管道寿命相同;
7、安装方便、耐磨损、免维护:由于弯管传感器对磨损不敏感,所以可以直接焊接安装在管道上,一次焊接完成后再也不存在泄漏等令人头痛的问题,不需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弯管;2、正压通孔;3、负压通孔;4、正引压管;5、负压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弯管1流量计,包括呈90°弧形的弯管1,所述的弯管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各开设有正压通孔2与负压通孔3,所述的正压通孔2处固定连接有正引压管4,所述的负压通孔3处固定连接有负压通管。
如图1所示,所述的正压通孔2与所述的负压通孔3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的弯管1的同一曲率半径上。所述的正压通孔2的位置位于从所述的弯管1某一端始圆心角为45°。
如图1所示,所述的正压通孔2的孔径与所述的负压通孔3的孔径相同。所述的正引压管4的管径与所述的负压通管5的管径相同。
流体流经弯管1时,由于弯曲管壁的导流作用,其内侧流速增大,外侧流速逐渐减小,形成了各个过流断面的梯形速度分布规律,且在弯管45°截面处达到最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各质点流速的变化,就形成了弯管1的内外侧压差△P。这个压力差在45°截面时达到最大,最稳定。流体平均速度 与压差△P符合平方比例关系,流量愈大,差压愈大。 因此当弯管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确定之后,只要测取弯管1的45°截面的内、外侧压差△P和流体的密度ρ就可以确定流体的平均流速。弯管流量计实质上就是一个呈90°弧形的标准弯头,这是结构最简单的流量传感器。由于弯管流量计独特的测量原理,它没有其它流量计一般必须具备的节流件或插入件,这一特点给弯管流量计的工业化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好处。相较孔板流量计的孔板极易被循环水沾污或堵塞,其节流口的直角部份即使是轻微的沾污也会对测量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弯管流量计对于象供热循环水这样的介质其适应性是不用怀疑的,即使是长期的运行也能保证弯管流量计的正常工作,保证其足够的测量精度不受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