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质混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6970.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张文正;李晓东;吴凯;侯立群;李剑锋;郑明军;昝川莉;周文勇;李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B01F5/06;B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地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质混注装置。
油气藏成是指在沉积盆地中,石油、天然气生成后,通过在输导层中的运移,最后充注进入圈闭之中,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过程,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对油气藏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意义重大,一般通过油气藏成模拟试验进行模拟研究,即用假想的介质,如液体、气体等,来代替真实介质注入带有空隙的岩石中,从而进行研究。
目前,油气藏成模拟试验中气体介质的注入,通常是使用高压气瓶通过管路直接连接注入岩石,而对需要对不同介质进行多相混合注入时,一般是通过使用阀门切换注入介质来实现。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气体介质注入时,高压气瓶内及管路内压力的变化都会导致气体流量的不稳定,从而使实际气体注入量无法进行准确控制,对需要定量注入的试验带来了困扰;而使用阀门切换注入介质进行多相混合注入,实际操作中极为繁琐,且无法确定各种介质的注入比例,不能满足高精度要求的试验。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气体注入量无法准确控制、多相混合注入操作繁琐及无法确定各种介质的注入比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混注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介质混注装置,所述介质混注装置包括:混相器和至少两套注入组件,所述至少两套注入组件分别和所述混相器连通,所述混相器用于使所述至少两套注入组件注入的介质混合,所述至少两套注入组件中每套注入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恒流泵、中间容器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混相器连通,工作时,所述中间容器内注入所述介质,所述恒流泵推动所述中间容器内的介质经过所述单向阀,并注入所述混相器。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混相器包括:外壁、内腔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满于所述内腔中,所述介质注入到所述内腔中进行混合,所述填充物内设置有多条通径,所述多条通径用于使所述介质分散通过且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多个直径不等的玻璃珠。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多个直径不等的玻璃珠。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容器内部包括: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活塞,所述中间容器内部通过所述活塞密封间隔为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恒流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混注装置还包括自动阀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所述中间容器和所述单向阀之间,且所述自动阀门分别与所述中间容器和所述单向阀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阀门上,工作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定所述自动阀门的开启压力。
第二方面,一种介质混注流程,所述介质混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中间容器的第一内腔中充入需要注入的介质;
步骤2,设定每套注入组件中的恒流泵的流量比例,利用恒流泵抽取洁净液体注入所述中间容器的第二内腔;
步骤3,所述恒流泵注入所述第二内腔的洁净液体推动活塞挤压所述第一内腔,使所述第一内腔内的介质经过单向阀进入混相器;
步骤4,混相器将所述每套注入组件注入的介质混合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中间容器中预先储存需要注入的介质,通过恒流泵抽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注入中间容器,从而将中间容器中的等同体积的介质挤压进入混相器,通过设定各套注入组件恒流泵的流量比例,可以控制向中间容器内泵入的液体流量,从而实现对注入混相器的介质的流量的准确控制,解决了需要定量注入试验的流量控制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至少两套注入组件和混相器相连通,可直接进行多种介质多相混合注入,免去切换注入口的过程,实际操作极为简便,且方便确定各种介质的注入比例,从而满足高精度要求的试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中间容器中预先储存需要注入的介质,通过恒流泵抽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注入中间容器,从而将中间容器中的等同体积的介质挤压进入混相器,通过设定各套注入组件恒流泵的流量比例,可以控制向中间容器内泵入的液体流量,从而实现对注入混相器的介质的流量的准确控制,解决了需要定量注入试验的流量控制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至少两套注入组件和混相器相连通,可直接进行多种介质多相混合注入,免去切换注入口的过程,实际操作极为简便,且方便确定各种介质的注入比例,从而满足高精度要求的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6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