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砟轨道分块式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6521.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陈潇;王森荣;杨艳丽;张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分块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分块式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应用较多的无砟轨道底座或支承层结构,多为连续式底座结构,如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地段支承层、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与隧道地段支承层,其均为连续式底座结构,即在所述底座上每隔一定长度切割一横向预裂缝。这种连续结构受温度力影响大,支承层或底座可能因外在因素发生纵向变形形成裂缝,对线下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适应性不够强。
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路基地段底座为单元分块式结构,其单元底座长度一般较长,为3-5块轨道板/道床板长。底座与底座采用剪力棒连接或仅采用泡沫板分隔。剪力棒连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较难保证所有剪力棒处于同一平面上,如若线下基础发生很大的不均匀沉降,且沿底座横向方向不均匀沉降量不等,剪力棒又处于不同的平面上,则会造成沿底座横向方面的各排剪力棒均受力不等,由于剪力棒一般刚度较大,可能形成左右轨面较大的水平偏差,引起车辆摇晃和两股钢轨的不均匀受力,导致钢轨不均匀磨耗;若仅采用泡沫板分隔方式,一旦线下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相邻底座也不受限制地发生相应沉降,可能造成底座表面形成高差,甚至可能导致轨面台阶式高差的形成,此种台阶式轨面的不平顺也对行车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为单元分块结构,长度更短,又能限制底座上下位移的无砟轨道分块式底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砟轨道分块式底座,包括沿铁路纵向相互配合布置的底座,相邻底座连接处留有缝隙,所述相邻底座之间对应的配合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所述相邻底座之间对应的配合面上沿垂直方向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凸台和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相邻底座的凸台与凹槽的边界均在各自底座的轮廓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单元长度可为一块或多快轨道板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凸台和凹槽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相邻底座上相互配合的凸台与凹槽的侧面可设置弹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缝隙内可不填充材料,也可填充柔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为单元分块式底座结构,其长度可减短至一块轨道板的长度,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温度力对底座的影响,保证底座不易发生纵向大变形。
2、底座两端在平面和高度方向上均设有凸台或凹槽,与相邻底座配合,可同时限制纵、横、竖向方向的位移,对纵横向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强,可避免底座发生过大的纵横向变形,在不均匀沉降条件下亦可将沉降平缓过渡,避免底座发生台阶式沉降。
3、本实用新型在底座施工中无需增加特别的材料和施工用具,施工简单,维修方便,可满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的高平顺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1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1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1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7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7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7和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图7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主视图和纵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沿铁路纵向相互配合布置的底座,底座的长度减短至一块轨道板的长度,能更大程度地减少温度力对底座的影响,保证底座不易发生纵向大变形。相邻底座1、2之间的连接处留有缝隙3,相邻底座1、2之间对应的配合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凸台4和第一凹槽5,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可限制底座之间的纵、横向位移。
如图2所示,相邻底座1、2之间对应的配合面上沿垂直方向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凸台6和第二凹槽7。底座1、2上的凸台和凹槽在垂直方向上配合可限制底座之间的竖向方向的位移。相邻底座1、2上的的凸台与凹槽的边界均在各自底座的轮廓范围内。相邻底座1、2上相互配合的凸台与凹槽的侧面可设置弹性材料,凸台和凹槽配合的缝隙3内可不填充材料,也可填充柔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6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拖拉料滚子加工机床
- 下一篇:五谷火锅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