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5342.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荣;蔡朝锋;何少刚;王宝瑛;尹发军;张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21006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电路板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屏蔽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板)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因此通常印刷电路板的正反面都安装有防止电磁泄漏和干扰的屏蔽件。目前,印刷电路板上屏蔽件的安装固定方式主要以下三种:一、屏蔽件包括屏蔽框和屏蔽盖,屏蔽框和屏蔽盖之间利用弹性过盈量产生的紧配合来完成固定,其缺点是抗振动效果差,剧烈振动时容易脱落;二、屏蔽件直接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之间通过电子焊接进行固定,其缺点是不易拆卸和维修,电路调试困难;三、屏蔽件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直接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进行固定,但是,其缺点是印刷电路板要有螺钉或螺栓的安装孔,浪费印刷电路板的有效布线区域,也容易破坏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使印刷电路板正反面的对称屏蔽板安装简单可靠,拆卸方便,保证电路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正反面的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所述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设有冲孔,所述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安装夹,所述弹性安装夹设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冲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弹性安装夹为U型夹,所述U型夹的开口面小于其底面。
所述弹性安装夹为弹性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包括对称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正反面的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所述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设有冲孔,所述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安装夹,所述弹性安装夹设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冲孔内;通过将弹性安装夹上的凸起卡入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上的冲孔完成连接固定,安装简单,效果良好,拆卸方便,且保证电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的对称型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分别为对称的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的弹性安装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示意图,(b)为侧视示意图。
图中:1、上屏蔽板;2、弹性安装夹;3、下屏蔽板;4、印刷电路板;5、冲孔;6、凸起;7、上侧面;8、下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印刷电路板4的正反面设有对称的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设有冲孔5,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之间连接有弹性安装夹2,弹性安装夹2设有向内的凸起6,凸起6卡入冲孔5内;本实施例中,一组对称的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分别设有四组冲孔5,每组设有2个冲孔5,每组冲孔5连接有一个弹性安装夹2,弹性安装夹2为弹性钢材料,弹性安装夹2为U型夹,U型夹的开口面小于其底面;弹性安装夹2的上侧面7和下侧面8上冲压有与冲孔5对应的凸起6;安装时,在印刷电路板4上定位好对称的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然后将弹性安装夹2的上侧面7和下侧面8插入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的外侧,并将上侧面7和下侧面8上的凸起6卡入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上的冲孔5内,完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电路板用屏蔽罩,通过将弹性安装夹2上的凸起6卡入上屏蔽板1和下屏蔽板3上的冲孔5完成连接固定,安装简单,效果良好,拆卸方便,且保证电路性能。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5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