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676.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发电机 定子 转子 合成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发电机转子主要由转轴、磁轭、磁钢、风扇、轴承等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定子主要由铁心和电枢绕组等组成(如图2所示)。因为磁钢是高磁稀土永磁(钕铁硼)材料制成,其磁性特强,当靠近铁质等导磁材料时所产生的吸力极大,而定子铁心材料是硅钢片,它是高导磁材料,所以靠人工直接把转子装入定子内孔或把转子从定子内孔拔出将存在以下缺点:
1、因磁钢磁性特强,易发生人生安全事故;
2、因磁性特强所产生的吸力极大,靠人力把转子装入定子内孔或把转子从定子内孔拔出是极为困难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装配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套设于该转轴后端部的轴承和磁钢;所述合成工装结构包括一定位环、一底板、一芯棒和两半圆套;所述定位环的外壁具有一平切面,该平切面与底板焊接,所述定位环的中心轴处具有呈阶梯状通孔;所述通孔的最大内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定子的外径0.2~0.5mm,该通孔的最小内径大于发电机风扇的最大外径;所述芯棒的外径小于定子的中心孔,并大于所述磁钢的外径,且所述芯棒的一端面对应于中心轴处向内凹陷,形成一与所述轴承相配合的沉孔;每所述半圆套的外径均与所述沉孔的内径相等,且所述转轴的后端可穿过两所述半圆套围成的圆。
较佳地,所述转子还包括磁轭,该磁轭的后端面与所述轴承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沉孔具有深度h,且h≥d1。
较佳地,所述磁轭的后端面与所述轴承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2;每所述半圆套的长度均为L,且d2≥L。
较佳地,所述合成工装结构还包括一支架和一固定于该支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支架上设有一供该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的透孔;所述芯棒的另一端面设有一与所述活塞杆相配合的内孔。
较佳地,所述透孔与定位环的通孔的中心轴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装配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机转子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机定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环与底板的配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的使用状态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的使用状态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永磁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合成工装结构100,所述转子200包括转轴1、套设于该转轴1后端部的轴承2、磁钢12和磁轭3;所述磁轭3的后端面与所述轴承2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磁轭3的后端面与所述轴承2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2。
请再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合成工装结构100包括一定位环4、一底板5、一芯棒6、两半圆套7、一支架8和一固定于该支架8上的液压缸9;所述定位环4的外壁具有一平切面42,该平切面42与底板5焊接,所述定位环4的中心轴处具有呈阶梯状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最大内径m等于或大于所述定子300的外径0.2~0.5mm,该通孔41的最小内径Q大于发电机风扇10的最大外径n;所述定位环41的作用在于:把发电机转子200装入或退出定子300过程中,定位环4可用于定子300铁心302的轴向和径向定位,定子300铁心302外圆下部由底板5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APT过程中余热的利用系统
- 下一篇:无刷电机的后置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