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芳纶短纤维切断刀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2638.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冷健生;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隆芳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00 | 分类号: | D01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金磊 |
地址: | 31122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纤维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盘,尤其是涉及一种芳纶短纤维切断刀盘。
背景技术
目前芳纶短纤生产,在纤维切断的时候,大多采用的还是涤纶短纤切断所用的刀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粉碎机用带有多节数刀盘的轮体(授权公告号:CN 201186238Y),其包括皮带轮和与其连接的轴,在轴上套装有至少一个刀盘,在每个刀盘上均安装有动刀,刀盘与轴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有刀盘两侧的轴上分别安装有轴承;其中刀盘的数量为6-8个;其中刀盘与轴之间是键连接。但是这种刀盘在中间有一圆形挡圈,而芳纶纤维本身要求的回潮率高,纤维含湿量大,在芳纶切断时,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大,纤维在切断后不容易掉出来,而是经常堵在挡圈与刀座中间,引起切断刀断裂,严重时引起刀座变形,对纤维的切断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芳纶短纤维切断刀盘,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刀盘在中间有一圆形挡圈,而芳纶纤维本身要求的回潮率高,纤维含湿量大,在芳纶切断时,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大,纤维在切断后不容易掉出来,而是经常堵在挡圈与刀座中间,引起切断刀断裂,严重时引起刀座变形,对纤维的切断极为不利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芳纶短纤维切断刀盘,包括刀盘本体,所述的刀盘本体一端设有底环,刀盘本体另一端设有上环,刀盘本体上布置有多个刀片,刀片排列成环形。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切断刀盘的结构形式,去除刀盘的内挡圈的方法,以实现芳纶纤维顺利切断。现有的刀盘中间有一个内挡圈,这时涤纶短纤常用的刀盘。挡圈与刀座之间的距离只有6.5mm,纤维经过切断后,就是从这里挤出来,因此造成纤维在切断后不容易掉出来。可以先将刀盘的内挡圈拆下来,将挡圈割除,然后去掉铁渣,进行抛光,最后再安装上内挡圈即可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刀片之间连接有加强条。通过加强条可以加强刀片的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刀盘的结构,能够使切断后的芳纶短纤维顺利的从刀盘中掉下来,不会在刀盘中堵塞,引起切断刀断裂,甚至损坏刀盘,同时延长了切断刀的寿命,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刀盘本体1、底环2、上环3、刀片4、加强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芳纶短纤维切断刀盘,如图1,包括刀盘本体1,刀盘本体一端设有底环2,刀盘本体另一端设有上环3,刀盘本体上布置有多个刀片4,刀片排列成环形。多个刀片之间连接有加强条5。
使用时,将整个切断刀盘装入到纤维粉碎机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隆芳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隆芳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2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