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高速救助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103.3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顾中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高速 救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高速救助艇。
背景技术
救生艇通常在大型船舶遇险的情况下作为乘员的逃生工具,目前大多数救生艇都是采用开敞式结构,当在恶劣天气进行救助时,开敞式救生艇很可能使原本抵抗力、免疫力低的伤病人员遭受风吹雨淋、寒流以及烈日暴晒的侵袭而降低其生还希望,另外在海上风浪大的情况下,开敞式救生艇容易倾翻,就会导致原本获救的伤员再次落海,而这对于几乎丧失自救能力的伤病员来说几乎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且救生人员的工作环境也较恶劣,影响救生工作的持续进行,救援环境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救援环境较好的封闭式高速救助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封闭式高速救助艇,包括艇身、盖设于所述的艇身上的上舱盖、设置于所述的上舱盖内的驾驶室、开设于所述的上舱盖上的舱门、设置于所述的艇身上的动力装置,所述的艇身与所述的上舱盖之间形成封闭式的乘务舱,所述的乘务舱内设置有乘员座椅。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上舱盖上设置固定有吊钩,所述的吊钩位于所述的驾驶室的前方。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上舱盖与所述的艇身之间通过护舷相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舱门与所述的上舱盖相滑动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驾驶室内设置有驾驶座椅、方向盘以及控制仪表。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乘务舱内还设置有救护担架以及药械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艇身上盖设上舱盖,使得驾驶室与乘务舱均处于闭合的空间内,不受外界恶劣天气的影响,避免了对落难人员的二次伤害,且改善了救生人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艇身;2、上舱盖;3、驾驶室;4、动力装置;5、吊钩;6、护舷;7、驾驶座椅;8、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封闭式高速救助艇,包括艇身1、盖设于所述的艇身1上的上舱盖2、设置于所述的上舱盖2内的驾驶室3、开设于所述的上舱盖2上的舱门、设置于所述的艇身1上的动力装置4,所述的艇身1与所述的上舱盖2之间形成封闭式的乘务舱,所述的乘务舱内设置有乘员座椅。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舱盖2上设置固定有吊钩5,所述的吊钩5位于所述的驾驶室3的前方。通过设置吊钩5便于吊艇架对救生艇进行收放。操作较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舱盖2与所述的艇身1之间通过护舷6相连接。结构简单,拆卸较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的舱门与所述的上舱盖2相滑动设置。即采用推拉式舱门,打开或者关闭均较方便,便于操作,减少耽搁时间。
如图1所示,所述的驾驶室3内设置有驾驶座椅7、方向盘8以及控制仪表。
无图示,所述的乘务舱内还设置有救护担架以及药械箱。可以在乘务舱内对伤病员进行及时的护理以及救助,提高其生还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北海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