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机附有剖分式轴承的同步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610.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海;宋杰;靳桂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附有 分式 轴承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推床设备,特别是一种轧机附有剖分式轴承的同步轴装置。
背景技术:
中厚板轧机推床位于轧机前后,作用是轧件在轧制每道次时,保证轧件对中轧制中心线。推床同步轴是保证两侧推头起同步对中的核心部件,其位于辊道下,操作更换空间小。
推床结构为轧机前后各设一对推床,每个推床由保有间距的两个单元推床体组成。推床作用在于钢板进入轧辊前,推床上的两侧共有四个推头动作夹持扶正钢板的纵向轴心线,而后放开让钢板由安装在两侧辊道架上的传送辊向前送入轧辊轧制。单元推床体的一侧油缸推动主动齿条,通过一对齿轮付带动被动齿条前行,被动齿条内侧的推头前行推动钢板,主动齿条内侧与本侧的侧同步轴以端部套合连接式对接,,端部套合连接式为主动齿条内端部设置一个盲孔,侧同步轴轴端的台阶轴动配合套入该盲孔后,用一个轴销径向穿过盲孔、台阶轴对应的销孔实施连接;单元推床体另一侧结构为上述结构的对称设计,两侧的侧同步轴内端头分别与一个中间同步轴两端头实施端部套合连接式对接,中间同步轴设置有托轮式支承装置,即两个外圆为半圆槽的托轮套合在中间同步轴左右段的轴体下半圆上,起托贴支承作用,托轮安装在托架上。
虽然推床原设计同步轴下方两侧各有一个支承装置,自推床投入使用以后,由于推床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及振动巨大,其同步轴的各连接处都会由于磨擦而不断磨损,尤其是四个端部套合式连接,轴销与盲孔、台阶轴的径向孔之间的磨损后产生间隙松动,使盲孔与台阶轴之间产生间隙错位,从而使两个侧同步轴、一个中间同步轴三者的轴心线不在同一轴心线上,微观上形成扭曲线,影响同步精度。造成了推床同步轴在工作过程中无法保障其稳定性,虽然原设备的支承装置保证了同步轴的不向下摆动,但还是无法全方位地保证同步轴的稳定性,至推床设备故障频发,严重地影响生产。为减少推床同步轴的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为此我们通过针对原设计支承装置的缺陷,设计出了剖分式同步轴支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轧机附有剖分式轴承的同步轴装置。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包括单元推床体的油缸、主动齿条、侧同步轴、中间同步轴、托轮式支承装置,还包括辊道架,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同步轴中段外圆动配合套在一个剖分式轴承的轴瓦内圆中,剖分式轴承安装在辊道架的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装配,该装置在现场中投入使用以来,提高了推床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元推床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部放大图。
图3为剖分式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单元推床体的油缸1、主动齿条2、侧同步轴8、中间同步轴5、托轮式支承装置4,还包括辊道架3,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同步轴8中段外圆动配合套在一个剖分式轴承的轴瓦内圆中,剖分式轴承安装在辊道架3的底座上。
剖分式轴承为标准件,由轴承座9、轴承盖7、上半圆铜瓦6、下半圆铜瓦10组成。上下铜瓦分别套合在轴承座9、轴承盖7内设的半圆缺口中,抱合穿行轴后,上下铜瓦抱合,轴承盖7与轴承座9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座9固定在辊道架3上。
两个侧同步轴8套合剖分式轴承后,剖分式轴承与中间同步轴5只存在轴向磨擦力不存在轴向冲击力,保证了轴心线轴向方位,则使两个侧同步轴8、中间同步轴5整体同一轴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