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检测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355.0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石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检测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尤其是一种煤气炉熄火烟雾检测报警器。
随着现代家庭、工业用电量的增加,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出现灭火器材短缺、扑救不及时、现场人员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对烟雾进行检测的报警器,但是传统的烟雾报警器受环境的影响大,灵敏度不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的烟雾报警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烟雾检测报警器,包括电源线路、控制线路和报警线路;
所述电源线路包括变压器、整流二极管一、整流二极管二、稳压二极管、电容,所述变压器初级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次级绕组两端分别与整流二极管一正极和整流二极管二正极连接,整流二极管一与整流二极管二共负极,所述变压器次级绕组还具有中心抽头,所述中心抽头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一负极通过电阻三与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所述中心抽头连接,所述电容与整流二极管一负极和中心抽头连接;
所述报警线路包括串接后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指示灯和双向可控硅;
所述控制线路包括烟雾传感器、与所述中心抽头连接的电阻一、滑动变阻器、稳压器、通过电阻二与稳压器负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烟雾传感器包括灯丝与两个检测极,所述整流二极管一负极通过灯丝与电阻一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一负极还与其中一个检测极连接,另一个检测极与滑动变阻器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所述中心抽头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负极与双向可控硅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
交流电源经变压器降压,整流二极管一、整流二极管二整流,电容滤波,并经稳压二极管稳压后,输出12V左右的直流电源供给控制线路使用,12V直流电压经电阻一降压后供给烟雾传感器的灯丝加热,一旦烟雾传感器的两检测极检测到烟雾时,其电导率迅速增大,使滑动变阻器两端压降也增加,当达到µA431稳压器输入端开门电平时,µA431稳压器导通,其输出端有约100mA的电流经电阻二使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指示灯点亮,待烟雾消失后,指示灯自动熄灭。
采用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效果:
报警器采用µA431稳压器,它是三端可调分路稳压器,能确保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的温度稳定性。只需选择能调整电压分配网的两个外部电阻,就可把输出电压调整到2.5V至36V的任意电平值,该产品可用在‑55~+125℃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特别是在‑40~+85℃范围内使用尤其令人满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雾检测报警器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检测报警器,包括电源线路、控制线路和报警线路;
所述电源线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一VD1、整流二极管二VD2、稳压二极管VZ、电容C,所述变压器T初级绕组与交流电源连接,次级绕组两端分别与整流二极管一VD1正极和整流二极管二VD2正极连接,整流二极管一VD1与整流二极管二VD2共负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还具有中心抽头,中心抽头与交流电源连接,整流二极管一VD1负极通过电阻三R3与稳压二极管VZ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VZ正极与中心抽头连接,电容C与整流二极管一VD1负极和中心抽头连接;
报警线路包括串接后与交流电源连接的指示灯HL和双向可控硅VS;
控制线路包括烟雾传感器HQ‑2、与中心抽头连接的电阻一R1、滑动变阻器RP、µA431稳压器正极IC、通过电阻二与µA431稳压器负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烟雾传感器HQ‑2包括灯丝与两个检测极,整流二极管一VD1负极通过灯丝与电阻一R1连接,整流二极管一VD1负极还与上述一个检测极连接,另一个检测极与滑动变阻器RP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滑动端与中心抽头连接,发光二极管LED负极与双向可控VS硅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检测报警器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变压器T选用二次带中心抽头输出电压为12V左右的收率机电源变压器、双向可控硅VS选用3A、400V的、整流二极管一VD1和整流二极管二VD2选用IN400系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式插座
- 下一篇:一种双起动定时预警装置